一名大学生到某声称要招聘十多人的公司应聘,公司先要叫他实习一段时间,可实习期满后,公司没给任何理由就叫他“走路”。后来,他了解到,这家公司根本就不准备招人,而是以招聘的名义把前来应聘的大学生当免费的“义工”。先后已有10名大学生受骗上当、落入圈套。
职场中的此类事件,近年来可谓层出不穷,这与就业市场尚不规范、健全,就业信息发布缺乏良好的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另一方面,人们很是不解,大学生怎就那么好骗?是什么让大学生“睿智”的眼光在职场中变得如此模糊?
一般来说,在就业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执行分析自我、自我定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等步骤,而在现实中,大学生却十分盲目,缺乏合理的定位,以至于有的大学生连别人给自己这样一个初次就业者开出上万月薪,也会轻易相信;而且,也不认真去了解自己将要应聘的企业,这就是一些连合法的工商执照也没有的“企业”能骗到一些大学生的根本原因。
可能是大学生的求职心理十分急切,以至于慌不择路。对此,一位500强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表示难以理解,他不明白很多应聘者对这个企业几乎一无所知,怎么就贸然前来应聘?毕竟,这家企业有可能成为他的事业伙伴。事实上,在现代信息社会,要获得一个企业的信息、了解一个企业并不是一件难事。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素质。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就业压力大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对职业发展以及职业活动进行理智的分析和规划。事实上,很多招聘者的“骗人”手法,并不难发现,只要你保持清醒的头脑,就可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