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益母草15g 白花蛇舌草10g 鱼腥草10g 土茯苓10g 车前子10g 茜草根10g 大蓟10g 小蓟10g 赤芍8g 丹参8g 白茅根20g 甘草5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 小儿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持续性血尿或伴蛋白尿。
病案举隅 张某,男,13岁。1年前患急性肾炎,住院治疗2个月后,浮肿消退,尿蛋白转阴,唯尿检红细胞持续可见(+~++++),曾在多家医院诊治10个月未愈。症见:纳可,口干,尿赤,大便溏,日1次,舌红、苔黄厚,脉数。尿检:潜血(+++),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辨证属湿热内侵,久蕴不去,热毒移于下焦损伤脉络所致。拟清热解毒、化瘀止血法治之。选用本方加三七粉lg、茜草根炭8g,5剂。二诊:口不干,尿淡黄,大便成形,舌红,苔黄不厚,脉稍数。尿检:潜血(+),红细胞(+)。守原方去土茯苓,加槐花10g,5剂。三诊:尿检:潜血、红细胞均为阴性。效不更方,继服上方巩固治疗15天。连续3次尿检均为阴性,以后定期复查半年,未见异常。
资料来源 吕萍。新中医,1997,29(9):44
评 按 小儿迁延性肾炎血尿,属中医学“血证”范畴。临床上血证多兼瘀候,即“离经之血必有瘀血”。故治疗时应通络化瘀,使血循常道,不致妄行。因此,在用止血药时注重佐以活血行瘀之品。本方中赤芍、丹参、益母草、茜草根活血化瘀、行气止血;白茅根、大蓟、小蓟凉血止血。又因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感受外邪,易从热化,热伤血络,易成血尿。故方中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土茯苓即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全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迁延性肾炎以血尿为主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