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大学举行的创业沙龙上,医生指出——创业,眼光还应放长远■文/周晨昕
日前,在上海大学科技创业园区举行了一场“零距离沙龙”,几位正在创业的研究生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创业经验,并当场接受了医生们对项目的提问,现场就像一场小型的模拟答辩会。
刘峰是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在读硕士,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他的创业项目却是“纳米可见光改性晶化二氧化钛光触媒制造”,产品是一种定位于民用市场的空气净化器,目前已有部分样品提供给客户试用了。 在场的每个人都从刘峰身上感受到自信,但医生们还是马上发现了该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该空气净化器的效果直观性比较差,如果客户只能凭呼吸来感受空气质量是否有所改善的话,正式销售的时候是很难被大众接受的;第二,一些日本和韩国的企业看到空气净化产品的商机,已经有同类产品进入了中国市场,如何在宣传上与他们进行竞争;第三,项目报告里,后期的研发、销售、环保和许多不可预见的费用都没有考虑在内,增加了创业的风险。
面对医生们抛出的一连串的问题,刘峰表示,产品效果的直观性差,他可以向客户提供免费的空气质量测试;宣传战打不过日韩企业,国内生产的成本和价格还是具有优势的。医生们表示,大学生创业除了要有激情,还要准备周全,因为很多困难都是无法预期的。
张瑜芳是环化学院的在读硕士,她的创业项目是“高分散纳米功能粉体浆料系列产品”,这是一种可用于制造化妆品或涂料的原料,是上大纳米研究中心施利毅教授的团队科研成果,由张瑜芳负责进行成果转化。
在对自己的产品和公司概况做介绍时,面对台下众多的医生和大学生,张瑜芳有些紧张,介绍过程略显枯燥。医生点评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缺乏推销自己能力的案例。现在有许多创业的大学生闷头搞科研的能力很强,但需要他们向别人推荐自己的时候就变得支支吾吾,这在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是非常吃亏的。如果不能自信、生动地介绍产品,别人怎么会知道产品好在哪里呢?因此,能否向别人成功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可以说是创业是否成功的关键。
医生们指出,我们能时刻感受到学生们强烈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但是创业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三少”困难,即:少社会关系、少技术专长、少资金支持。因此,创业的大学生对外要学会推销自己、展示自己,对内要与导师、同学互相支持,共同创业。现在许多大学教授不愿意面对市场做成果转化的工作,那么就可以通过研究生创业活动来完成,让研究生依靠导师的技术支持,以成果转化为先导,自己开拓市场并逐步取得发展,成为产学研工作实践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