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一家美国娱乐传媒公司工作两年,这家公司跻身全球500强,小的时候我曾被他们出品的电视节目深深吸引,潜移默化间对这个品牌充满敬意。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听闻这家公司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感觉像是每一微米的神经末梢都飞舞起来了,整天琢磨着怎么才能投身其中。经过有惊无险的曲折面试,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了这家大公司的一名中国员工。
同事、老板来自全球各地,名副其实的“八国联军”,每天都有新收获。现在回忆起来,我甚至还能想起那时候的生活状态——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日子那叫一个充实,甚至能从北京沙尘暴的天空中看出无限透明的蔚蓝……直到有一天杀出一个新来的女老板。
这个女老板三十多岁,留洋背景,有几分姿色。我对女老板本无偏见,公司里我原来的顶头上司就是一女老板,她在香港办公,偶尔来京视察,我们合作很愉快。本来吗,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没成想,这个新来的女老板,我们暂且叫她F吧,头一炮就打得我体力不支、四肢无力、晕头转向。
F来的时候,我们正和国内的一家电视台合作一次明星云集的盛大晚会,那也是公司第一次和国内电视机构合作,我的工作是负责媒体宣传统筹。F来的头一天,让我带着一大摞剪报到她的办公室,翻阅良久,带着满脸的不屑说:“这都是什么媒体啊,我们的重要任务是政府公关,我看,你这一堆剪报完全没用,不如在《人民日报》来个整版!”我带着惊噩的表情,半天说不出话来。当时,公司的运作模式与其他国际公司相差无几,内地业务由香港对口部门的经理负责,整个宣传方案是我们这个团队经过反复斟酌制定的,充分考虑了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及可操作性,F劈头盖脸的全盘否定让我十分错愕。
之后,噩梦般的日子接踵而至。有一晚加班,F的Email系统出现故障,她叫我过去帮她修复。我正在忙碌,让她稍候片刻。她可怜的秘书体贴地站了起来说:“我帮你看看吧。”一幕让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出现了,F箭一般从她的办公室窜出,滔滔不绝开始了乱箭穿心般的即兴演说:“我叫你了吗,我叫你了吗,我没叫你,你搭什么茬儿,你难道不知道吗?你们秘书是什么?就是一条狗!……”狂吠与咆哮过后,F风卷残云般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秘书不知所措满眼热泪地呆立在那里。当然,此后不久,这个秘书辞职了。
从此,一茬接一茬不可理喻的“苛政事件”依次上演。那时候,F代表公司成为国际媒体的年度封面人物,于是她就组织大家反复学习相关报道,让大家背诵直到牢记,“这个年度风云人物的评选不是亚洲范围的,而是全球的,不是只评选女性的,而是男女在一起评的……”诸如此类,让人哭笑不得,我们也只能在大大小小的类似会议中和她玩这些没完没了的小儿科游戏。
有一次,广告销售那边谈成了与某巧克力品牌合作的生意,双方老板见面签约,F搔首弄姿走过去,嗲声嗲气地说道:“你们的巧克力广告我可喜欢了,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而那恰好是这个客户的竞争对手的广告词。公司的广告销售人员说当时真恨不得有遁身术逃之夭夭。F就是如此,闹出的张冠李戴的笑话比比皆是。
当然,另一方面,她是个雷厉风行的女人,她身谙在总部、亚洲区、中国区之间的密码与暗道,我所了解的中国区很快就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大体上,F有这样的本领,刚才还在总部大老板面前笑容可掬、满面春风,一转身,立即把脸孔转换为对属下的居高临下、怒目圆睁。
和许多同事一样,每天,我们迈向办公室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再三斟酌,我还是决定尽早结束这暗无天日的生活,辞职的时候,我平和地对F说:“感谢你来之后给我的帮助,有了与你合作的经验,今后,我应该是可以和任何老板合作了。”
F的行为真是应了孔子几千年前的睿智之语——“苛政猛于虎”,我们宁愿去一个有老虎、没苛政的地方。女老板F来了不到一年,公司第一批员工纷纷辞职,全走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