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在公司里,最寂寞的,其实是老板。
在大机构中,往上爬得越高,能说上话的,也就越来越少。待到爬到顶端,听到的一切,无不都是调过味、加过料的信息。
但是,需要朋友,是我们的天性。没有人能长期不与任何人谈心,还能坚持工作。所
以,“老板”不论大小,都必须找一两个他们信赖的“密友”,不但关系亲密,更重要的是,他能自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恐惧。
魔镜型密友
特征描述:他们是老板自尊的“魔镜”,总是告诉老板说“你做得很好了”。对外则另有一套。日久天长,他仿佛老板与真实世界间的一面“魔镜”。下属要么也站到“魔镜”一边,要么则另拥领袖,维护“真实世界”。
讨人嫌的“两面派”
Emily 行政助理
我们公司,从老板到下属10来号人,基本全是女人。销售部的Jane,快40岁了都未嫁,仗着是公司元老级人物,有些业务渠道,又和老板很谈得来,于是我们的日子便很难过。
老板不常在公司,大事小事都交由她处理,这也给她提供了不少便利。比如,给她考勤,她永远要求前台小妹给她“全勤”,而倘若其他同事迟到,她却毫不手软。同事打私人电话就挨她训,而她却可明目张胆与人煲电话粥,有人抗辩几句,她眼睛一弹:“你懂啥,我这叫与客户联络感情!”有她在,办公室里老是死气沉沉,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老板要是在,她多半会跑去“密聊”。说也怪,有段时间大环境不好,老板表面无所谓,但每次和她“密聊”完毕,心情似乎就不错。逢到开会,她更是积极发言,放出各类“利好”消息鼓动人心。
以前也有人跟她“反矛枪”,但迅速被她禀报老板,以“不适合此职位”为由辞退。除非你不想干,不然还是别惹她比较好。
和老板谈感情生活
金小姐 市场专员
在同事眼里,常和部门老板一起吃午饭的我,大概也被归入“密友”一类吧?
没办法,人和人之间就是那么奇怪。你一进到这个公司,第一次看到这个人,大概就可以知道她是否喜欢你,你们是不是一路人。我跟老板,大约也就是很合“眼缘”,又结伴出了两次差,便成为朋友。
和老板做朋友,还是得益不少的——我指的当然不是公司内部的升迁培训,关键是她乃资深前辈,能给我很多职业规划上的建议,我遇到不懂的问题,也能去请教她。有时公司内部有人事变动,其中的微妙关系,也是她一一分析给我听。当然,有些事比较敏感,她也只能点到为止。但这种事,稍微一点拨,谁还能看不清其中诀窍?
她跟我聊的事?她的职业发展规划,她对公司里人、事的看法,甚至她的感情生活。尤其是涉及工作这一块,跟别的朋友说,他们听不明白;跟其他部门经理又不可能说,以防被人捉把柄,难道叫她和自己的老板去说?也只有我这个下属,才能听得仔细,事后绝不露一丝口风。
有时,她对某个下属吃不准,也会来问我的意见——我们都在底下工作,瞒她容易,瞒我可不简单。我也老老实实,直接说出我对此人的印象,并附以事实。
树洞型密友
特征描述:由于和老板志趣相投,成为关系不错的私交。以致老板不能和外人说的事情,也统统向他们倾诉,好像梁朝伟所说的秘密“树洞”。在公司里,这类“树洞”往往被视作消息灵通人士,并且被认为对老板有相当影响力。“树洞”通常为人低调,所以是非不会太多。
找老板得先找“传声筒”
朱先生 软件工程师
以前公司的主管,听说最近又升了职,变成主管两个大部门的GroupManager。
老实说,他虽然在IT企业做,但是半路出家,随便拎两个科班出身的小朋友,恐怕业务能力都比他强。但没办法,老板就是信任他。一方面也是因为“跟班”多年,与老板共过风雨,所以那层信任,是谁也抢夺不去的,整间公司,关键时刻就他一个人敢三更半夜打老板家里电话。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实在太会揣摩老板心意。很多时候,老板找你谈话,可能并不会明说,只是看似简单地问一句:“最近的工作,你怎么看?”“段位”低一点的,很容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他,一句听进,大脑立即高速运转,判断老板是对现状不满意,觉得还有改进的余地,或者是干脆觉得大方向有问题,需要全盘调整——这门功夫,可得靠勤奋靠钻研靠经验才练得出来!
时间一长,老板自然觉得此人“拎得清”,“反应快”,和他有“共同语言”,所以应该“多加倚重”。结果是,我们公司不大,却几乎与老板打不着照面,他的想法,全都放心大胆交由主管传达;而我们有什么想法,也都晓得要找老板的“传声筒”。
凭心而论,这是中层的本分,没错。但他的问题在于太过圆滑。除了打圆场、撸顺毛,别的什么都不干。我们有些想法意见,就算是有利于公司的,到他那里也会一并被压下来。老板的决策,即使有什么明显问题,他也一概装聋作哑,充作不知——反正又不会出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等老板一番小小碰壁,自然会自己反应过来,回头再和他商量,他又能“迅速反应”过来,帮老板修整。
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很多人都觉得无趣,于是接二连三离了职。只有他,愈发显出忠心耿耿,于是官运亨通,一路升迁。
缓冲型密友
特征描述:他们通常很能体察老板的心意,像是老板与下属的缓冲区。许多资讯需经他们过滤才能传达至下,其中有些激烈的情绪便被过滤掉。比如老板刮起一阵风暴,他会出来说:“其实仔细想想,他的意思应该是……”下属的信息也必须通过他才能达到老板那里。等老板习惯了这个“代言人”的存在,可能就会慢慢疏离基层的真实情况。
是“密友”,还是“损友”?
每个老板都有“密友”,但是如何判断这位“密友”究竟是良伴益友,还是“损友”?以下是衡量“损友”的5条标准。
1.大家抱怨无法接触到老板,无法跟他直接沟通。
2.老板言谈间似乎觉得除了密友,都没有人了解他。
3.老板的密友建议他最好不要再找别人咨询。
4.老板的密友开始拿鸡毛当令箭,代他对外发号施令。
5.老板的密友把他捧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