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在人们心目中是知识渊博的象征,常常会习惯性地被仰视。然而随着社会的高学历化,一些有志通过学习为自己增值的博士生们也更多地感受到就业的压力。面对现实与期望值的失衡,博士们又该如何抉择?
出场人物
实践经验不占优势
小燕,女,29岁
博士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
职业:外企职员
目前月收入:8000元
毕业时间:2005年1月
大四的时候,小燕成绩不错,被保送上了本校的直博。小燕觉得高学历对她求职作用还比较大。她找工作时只投了七八份简历,都是有针对性地投给招收博士的单位。与一家外企谈妥后就定了下来。
在实际就业的过程中,小燕觉得博士学历对于她的实际工作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帮助,相比较硕士而言,博士在学术基础、算法、模型、背景知识的掌握上要稍好一些。但是长期在学校学习、缺乏实践经验也造成一定的弊端。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有工作经验的硕士生接触的实际项目多,可能经验更丰富一些。
小燕在工作后有过一次跳槽经历。上一个公司里博士生相对较少,所以她在公司里比较受重视,凡事都被赋予较高的期望值。但是现在所在的外企,博士生特别多,所以她并没有什么被特殊看待的感觉。
高学历不代表高收入
小南,男,30岁 博士专业:全球化与传播新媒介应用
职业:某行政单位员工
目前月收入:4000元
毕业时间:2006年1月
硕士毕业以后,小南工作了一年,那时候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认为读个博士会有更好的机会使自己“增值”,就考了博士。
小南开始找工作是在去年八九月份,由于期望值比较高,所以一直到今年1月份才定下去向。他找工作投了很多的简历,最后在同意录取他的三四家单位中选择了一家。
小南觉得博士毕业后,期望值高、年龄大,都成了就业障碍。三年的学习,时间成本大,物资投入多,而外面的形势变化很快。这三年基本上都与社会脱节,付出确实很大。
因为高学历,小南在单位颇受器重,在平时的工作中他能感受到,领导和同事看他的眼光和对他的期望值也不一样。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压力。小南说他现在没有很具体的职业目标,因为自己的心理目标在下降,对现在的收入也能接受了。因为年龄大了,身上背负着很多的责任,目前只是希望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企业看法
合适的博士不好招
NEC电子(中国)人力资源部 郝嘉伟
NEC目前只有两名员工有博士学历,都在北京工作,而硕士占到公司员工的40%左右。现在在公司的两位博士是公司最早的一批员工。刚开始进公司时他们从事的是最基础的技术开发工作,现在都进入了管理层。
总体来说,博士生在技术上的优势很明显,能力强,是企业欢迎的人才。近几年公司不是主观上不愿意招博士生,而是应聘的博士生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不太匹配。现在高校毕业的博士去企业的相对较少,一般都是去了研究所或者大学,所以企业在招聘时遇到的应聘博士生相对较少,在应聘的博士生里要找到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和企业文化的人就更难了。
据我们的经验,如果博士生是从本科一直读完的,没有形成固定的工作作风,来到企业后往往比较好管理。但如果有一段工作经历,已经形成一定的工作作风,比如懒散、官僚等,则很有可能和现在所在的公司的文化格格不入,这样的博士生是企业比较头痛的。
博士员工没有特殊待遇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 张如国
新东方拥有博士员工约20人,在教职员工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博士员工主要从事经营管理和职能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担任研发和教学工作。
博士员工作为高端人才,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拥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快地在集团找到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从实践来看,博士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有的已经成为经营管理和业务拓展的领军人物。
在招聘和使用人才的时候,新东方并不会因为博士的背景给予特殊的条件,博士员工也需要扎实的工作并取得实际业绩才能得到认可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