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篇《毕业了,我们的工作在哪里》的调查文章。该文反映的研究生就业难的窘迫现实让学子们叹息不已,也为读书无用论推波助澜。然而,就在各界对高校扩招导致就业难口诛笔伐的时候,昨天,60名大学生村官顺利结束了自己的试用期,正式开始了在基层淬火的过程。
不可否认,近些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进入市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在大中城市、热门职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正出现相对过剩。但是,广大农村和基层却对人才望眼欲穿。面对这种供求矛盾,60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无疑为后来者提供了范本。长期以来,“十年攻读寒窗苦,一朝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功利化思想在大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面对严酷的就业形势,他们依旧热衷于金饭碗、高收入,甚至“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事实上,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回归到普通劳动者。既然大学生已经不是奇货可居,需要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如果还一味地端着架子,最后可能只会落得个“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大学生勇于屈尊下嫁,最终找个好出路的事例并非个案。本报今天在报道转正后的大学生村官感慨基层工作大有可为的同时,还介绍了北大研究生上网卖水果,估算一月营业额过百万的诱人“钱途”。他们的成功,无不是从引车贩浆的小事磨练和积累自己的就业“力”,这样的做法,值得自恃屠龙技在手,却高不成低不就,甚至变成啃老族的所谓“大材”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