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医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79-1964 
新浪健康导医网地区分站: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兰州 - 太原 - 合肥 - 阜阳 - 淮北 | 东亚医讯公司诚招地方代理 >>
首页 >> 职场 >> 职场动态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单独编班是学校歧视农民工子女的"挡箭牌"?

例如:


没有那个也会怀孕吗?? 关爱男性健康-男科专病导医
妈咪宝贝网--孕妇幼儿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www.999120.net
 
 
    教育局将在武汉市10所学校开展单独编班试点

 
 

    目前已有学校开始试行

    武 汉

    这些天,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王辉华觉得自己挺冤。起因是不久前武汉市教育局印发的一个通知:从今年9月开始,在武汉市10所学校的起始年级开展农民工子女就学单独编班试点工作。


    ■教育局:这是外来务工农民的愿望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认为,这无疑在城市孩子和农民工子弟间筑了一道隔离墙,是“赤裸裸的歧视”;甚至有人怀疑这是迫于城市学生家长的压力而采取的行动。

    “这不是基于市民的呼声,而是基层反映上来的外来经商人员和外来务工农民的愿望。”王辉华向记者声明。他认为,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上学,到底是单独编班好,还是混合编班好,目前尚无定论,可以先进行试点。王辉华说,在实践中,不少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已经试行了单独编班。

    ■学校:单独编班让孩子感到自己受重视

    武汉市德才中学从2004年开始接收农民工子女,并尝试两种编班模式:混合编班和单独编班。陈长俊说,他和其他老师会跟孩子交谈,观察其性格特点。性格开朗、外向的孩子被编入混合班,性格内向、尚未适应城市生活的孩子则单独编班。单独编班,让内向的孩子感觉自己受到学校的重视。然而,有的农民工子女到了混合班,因为满口的方言,甚至不敢开口说话。

    武汉市民张先生赞成单独编班。张先生对于“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在一起,就能互相学习优点”的说法并不认同。“单独编班才说明学校重视农民工子女,这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反对者:存在“事实歧视”问题

    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小学从2002年开始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目前除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各有一个独立编班,其余都为混合编班。

    刚开始接收农民工子女时,“一些城市孩子的家长给我们的压力很大”。有些城市孩子的家长嘀咕:接收农民工子女,把学校的档次降低了,还会让自己的孩子沾染上不好的习惯。有的家长悄无声息地把孩子转走了。目前,情况已经改善了很多。

    卓刀泉小学校长魏泽武说,随着农民工在城市的经济状况和稳定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倾向混合编班,“融合始终是大趋势”。但在现阶段,应该允许探索不同的模式。

    反对独立编班的人担心的是可能出现的“事实歧视”问题。江岸区一位校长称,首先是农民工子女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不易融入集体生活中;其次,为农民工子女上课的老师也会有心理压力,甚至遭到其他老师的歧视。

    ■教育界人士:防止成为歧视农民工子女的“挡箭牌”

    王辉华说:“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有教无类,所有的孩子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二是因材施教。”试点学校的数量不多,而且本着自愿的原则,想进入混合编班的农民工子女并不存在障碍。

    但也有教育界人士指出,搞试点必须慎重,且必须有更细致的配套政策支持,比如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否则,试点有可能一方面触动社会的敏感神经,一方面成为部分学校名正言顺地歧视农民工子女的“挡箭牌”。
 

日期: 2006 - 06 - 12   作者: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责编: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苗振江用中医药治疗颅内肿块
孕妇羊水过多怎么办?
治愈高血压---石破天惊
妇科、男科病请到北京天桥医院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彻底根治!
妇科医生刘颖教授专治子宫肌瘤
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国际突破!
★糖尿病患者——请留意!!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疾病专题
妇科产科疾病
风湿免疫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
口腔疾病
眼科疾病
泌尿疾病
胃肠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肛肠疾病
肝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疾病
传染病
亚健康
儿科疾病
中医
妈咪宝贝
胸外科
皮肤科
情侣双双瘦身操
星爷的新宠—徐娇
性感车模 视觉诱惑
运动在跳跃中性感
6招教你打造完美肌肤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4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