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连续5年,我国将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农村基层从事2至3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三支一扶”)。其中,招募大学生当村官就是这一计划的组成部分。
日前,中组部、人事部等联合发出《通知》,启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该《通知》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优先评定。(周道)
“就业难”引发大学生“村官热”
“找工作太难了!”这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陈方同学和笔者谈话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陈方今年7月份就要毕业了,由于“早就听说现在找工作很难”,所以小陈从大四第一学期一开学就开始找工作。投简历、参加各种笔试、面试,跑了好几个城市,去了十几家单位。最后不是这个不符和条件就是那个不符合要求,甚至好几家单位在接受了简历之后没有任何回应。今年2月份,小陈听同学说现在北京郊区的农村到学校里的“招聘大学生当村官”,就到学校报了名。“其实也不知道这当村官是怎么回事情,但好歹有个地方去工作,那也行啦!”小陈说。
陈方或许并不知道,他的烦恼在今年的毕业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按照国家发改委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年前分布的对今年就业形势的预测,2006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3个高校毕业生高峰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就业压力比往年进一步加大。
在就业重压之下,很多同学做出了和陈方相同的选择:报名应聘“村官”,把就业的目光从城市转向农村。从今年2月15日起,北京市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开始接受报名。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有11354名大学毕业生前来报名应聘。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有200多人报名,陈方所在的中国农业大学有700多人报名。北京市教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总数约为17.8万人。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北京市今年17个大学毕业生当中就有一个报名愿意当“村官”。
北京希望“村村有大学生”
按照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计划,今后三年内,北京市将招聘8000名大学生走进村委会,实现3978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大学生”的目标。
北京市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透露,北京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工作,计划将分三步走:2006年将招聘2000名应届毕业生当上“村官”;2007年,还将有3000名大学生进村工作,届时北京市3978个行政村将“村村都有大学生”;2008年,是该项工作进一步完善的一年,还将招聘3000名大学生去选聘“村官”,实现每个村有2名大学生的目标。
其实,不仅仅北京市在打“村官牌”,早在2003年,一些省市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并出于提高地方基层干部素质的需要,就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去工作。河南、贵州、湖北、新疆等省区还开始部署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着”的优秀人才。更多的省、市、自治区,则是按照2005年7月中央有关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精神,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
目前,各地区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大致是:保留大城市常驻人口户籍、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提干时有政策倾斜、考研酌情加分等。
笔者在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处了解到,今年该校报名应聘“村官”的学生有700多人,大约占2006年毕业总人数的10%左右。根据学生处的负责人分析,同学们的报名热情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有一部分同学想到农村去,以锻炼锻炼自己的能力;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从农大毕业到农村工作是专业对口,相信能发挥所学的农业知识;当然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就业压力大的考虑;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政策吸引他们去农村。
按照北京市人事局今年1月25日公布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实施方案》,被聘为行政村村长或书记助理的本科生,第一、二、三年平均月薪为2000元、2500元、3000元,还可在此基础上浮动。这个数字远高于北京大学课题组调查的去年本科毕业生平均1549元的起薪。北京市人事局还规定,非北京生源的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聘用两年连续考核合格者,按接收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有关规定与程序上报市人事局批准后,档案、户口转至工作区县人才服务机构集体户,也就是说给予办理北京市户口;如果学生工作满两年后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3年合同期满后表现特别优秀者,可推荐免试入学;另外,在3年合同期满考核合格后,通过相关公务员考试的,可优先录用为北京市国家公务员。表现优秀的,可列为副处级后备干部。
北京市人事局这样的条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可见一斑。但不是每个省、市和自治区都能提供这样的优惠条件。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就业医生刘社建指出,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但是给予的优惠条件如果过多,可能会导致新的就业不公平。全国的社区、行政村能提供多少岗位?以及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效果如何?现在还缺少权威的评估。关键是要免除大学生“后顾之忧”
如果单纯地从数字上来分析,今年招收的2000名“大学生村官”或者今后3年内招收的8000名目标,较之于北京市今年的毕业生总数17.8万,的确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村官岗位给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虽然很有限,但是这个措施对于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作用是实质性的。”北京市高教学会毕业生就业研讨会的负责人认为,“政府着手参与,制定具体的政策和优惠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可以起到一种辐射作用:这批大学生村官顺利开展工作之后,他们周围的同学就不会再认为到农村工作是件丢人的事,就不会再只往大城市里挤,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了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如果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这条路能够走通,那么下一步到街道、社区和其它基层单位工作同样可以考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指出:大学生当“村官”,它的号召效应比实际效应要更好,因为“村官”岗位毕竟是有限的,我们看到了在农村或者在最基层很缺乏大学生,号召大家到基层去,这是个正确的导向。另外一方面,到基层去对人各方面的素质锻炼是非常大的,尤其在农村处理各种各样的是非,的的确确是能锻炼素质。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指出:合理的政策安排对于促进大学生下农村非常重要。现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有关部门要弄明白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到基层去?比如说两名大学生,一位在城市找到工作,另一位到农村去了,很多人就会认为去农村一定是学习不好,能力很差才跑到乡下去的。现在北京制定的大学生当“村官”的计划,从解决就业的压力本身来说,通过政府的政策介入,理顺了市场选择不足的部分。这样的话,如果当了两年“村官”回来之后,除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以外,市场认为你能力不足的信号现在由于制度性的安排消失了,反而会提升了回来之后找工作的资本。所以,像北京市出台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的政策就非常能激励大学生下到农村去。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成为人才的净输出地,人才似乎只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才显得合理。鼓励大学毕业生当“村官”,正是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的有力举措。对大学生来讲,在面临就业压力、人才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下,到广大农村去施展才华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
莫荣指出,现在好多地方都在做鼓励大学生下农村的事情,应该是有比较大的推广意义。另外,从目前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学生到了基层以后,如果不满意,你可以动,或者你干得很好,也可以动。我们的人才市场能够让人才有灵活的流动机制。
莫荣建议,现在不少地方招聘公务员不是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吗?建议有关部门出台一个政策,如果大学生具备在农村的工作经历,可以作为优先录用的依据。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付家南研究员总结指出,我们一直鼓励大学毕业生要下农村,但却始终拿不出有效的举措来吸引人才去农村。过去那种靠政治动员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与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相去甚远,但完全靠市场驱动,农村似乎又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要想真正把大学生吸引到农村去,关键还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方面,政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