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人才紧缺成了阻碍江西经济发展的瓶颈
江西省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全省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全部工人的1%,甚至出现过每月7000元工资请不到一名钳工的情况。为此,江西省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全面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步伐。
日前召开的江西省职业教育工作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江西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全省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全部工人的1%。为此,江西省省长黄智权在会上表示,技术型人才紧缺已经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瓶颈,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势在必行。
黄智权说,"十一五"时期是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时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复合技能型人才,从总量、结构和素质上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江西省一些行业、企业存在着技能劳动者严重供不应求的现象。全省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47.6%,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1%。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结构失衡,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
记者了解到,由于技师紧缺,江西甚至出现过每月7000元工资请不到一名钳工的情况。但另一方面,江西劳动力供求总量、就业结构等面临的矛盾也相当突出。全省每年新增劳动力约78.5万人,每年有10多万初中毕业生没有继续升学,10多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全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仍占到86.7%。仅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目前该市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共有1261198人,有近7成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约8成农民工无一技之长。
为此,江西省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全面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步伐,力争"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100万名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0万名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00万人次。(记者 卢尧)
高技能人才短缺挑战"中国制造"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但我国技能劳动者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大量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威胁着"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
高技能人才成为经济发展"软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的数字表明,目前在我国2.7亿城镇从业人员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只有8720万人,只占从业人员的33%。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只有1860万人,只占技能劳动者的21%。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分别只有60万人和300万人。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和行业普遍存在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数量短缺。二是结构不匹配,现有技能人才队伍的等级构成、职业工种构成、知识和技能结构等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设备更新、劳动组织岗位等变化的需要;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技能人才严重不足。三是年龄偏高,技师、高级技师面临断档。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偏高,46岁以上的占技师、高级技师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青年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匮乏之源:教育结构不合理待遇和地位不高
造成我国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原因有多种。第一,在长期以来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思想影响下,我国的教育结构失衡。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度向学历教育倾斜,职业教育长期受到忽视,投入严重不足。
尽管目前我国各类职业学校已达2万多所,但以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只有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比例太小。
第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没有发挥主体作用。一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甚至只使用不培训,使技术工人的水平得不到提高。
第三,社会正常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制没有形成,技能劳动者待遇过低。目前高技能人才没有得到社会上足够的重视。
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杂志与中青在线联合发起的"2005中国技能人才职业声誉调查",有52.7%的人认为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不受尊重。高达67.7%的人表示,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技校学习,技校的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高技能人才后继乏人。
加大投入,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医生提出四条建议。
一、 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构建职业教育多渠道投入机制。要及时调整人才战略,把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财政投入。
二、 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制度。强化岗位培训提升技能,在岗位工作中培养企业真正的技师和高级技师。
三、 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走以就业为导向的道路。
四、 尽快建立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的新机制。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培养和吸收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