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去年底,江西省南昌市一家名为“心理减压工作室”在一片争议中开业。据该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称:如果你想发泄不快和愤怒,想打人、骂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发泄的对象。心理减压工作室实际上是一个供人发泄的场所。
从筹备到开业,“发泄场”始终处于争议之中。赞成者有理有据:目前这种减压方式在国外已很流行,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日益加剧,如得不到适当的发泄,不但危及个人健康,也会增加社会问题。
反对者则认为:不管被模拟者在场与否,喊着一个人的名字大声辱骂,这本身就是一种侵权行为,虽然法律上对此还没有什么界定,但并不意味着这个项目就是健康的。
随后,在南京、沈阳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发泄吧”。
对于这种服务形式的出现,人们是怎么看的呢?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公司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电话访问了200个北京居民家庭。
调查结果显示:73%以上的人赞同“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大或者很大”的观点,但认为这种发泄方式是不健康的,即使压力再大,也不该采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其中21%的人认为如此发泄容易让人产生暴力倾向,58%的人认为如果打假人打多了,人早晚会变得极具攻击性;另外52%的人认为发泄情绪或排解压力应该采取更好的方法,不必采用这种手段。
在谈及自己会采用什么方法排解压力时,最多的选择是找人倾诉。47%的人在受到巨大压力的时候会去找朋友或亲人倾诉,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一位被访者说:“与朋友倾诉也罢,畅谈也罢,总之是要把自己感到的无形压力释放出来,其实朋友不一定能分担你的压力,但是你会发现,在长谈之后,自己就会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愉快,虽然这些压力还在,但你好像已经感觉不到了。”
还有33%的被访者在感到压力时只是默默地由自己来承担,而不会以任何方式去释放这种情绪。
另外10%的被访者则认为,有压力是社会的进步,有怨气就不一样了,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他们不会忍气吞声,而是会立刻表示愤怒并且予以回击。这些被访者多是青年人,他们认为:“不能让自己平白无故地背上任何压力,人生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
刘以宾(中国青年报):心理减压“发泄场”没有前途
据报道,江西省南昌市一家心理减压工作室前不久在争议声中开业。在这里,如果你想打人、骂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发泄的对象——模拟人。你可以对着模拟人使出你全身解数,倾注你的全部仇恨,或打或骂,直到解恨为止。据介绍,目前工作室正在抓紧添置新设备,例如用鞭子打、用木棍打、挂着打、吊着打等等。有的顾客甚至提出更“先进”的设想,在模拟人身上套上自己痛恨者的头像,以进行发泄。
作为一项创新性的商业服务设施或一种新的商业服务理念,能否获得成功并保持长久生命力,关键取决于是否真正发现并找准了潜在客户的需求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恕笔者直言:该工作室的创意者在如何看待现实以及未来社会中人的心理、心态和身心健康问题上,犯了一个基本判断上的错误。
毫无疑问,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于是,很多人感到紧张和疲劳,需要通过适当放松以释放积聚的压力,调节疲惫的身心。但是,这种压力并不都是缘于人际冲突,也不可能通过对人际冲突的对象进行“发泄”来得到缓解。假如有人真的希望缓解压力,来到该工作室,他会发现,这里向他暗示:自己的紧张和疲劳都是缘于对别人的怨恨,可供发泄的模拟对象都是自己的同类——人。他是接受这种“启迪”呢,还是感到茫然?
按照一种健康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尽管竞争激烈了,但竞争双方的权利义务也越来越明确且法律化了;工作压力尽管更大了,但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是在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在这种前提下,人和人的关系只会变得更透明、更简单、更直率、更融洽,人们把主要精力和智慧用在工作、事业上,“交际成本”反而会降低,哪来的对别人如此之多的仇恨和不满呢?即使从竞争对手那里难免会生出某种不满乃至仇视,一般也能通过市场评价机制和法律手段得以缓解和调试。相反,在“大锅饭”体制下,由于人浮于事,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才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人际冲突,例如背后的飞短流长、互相搞小动作等等,即所谓的“无事生非”。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句话我们经常用。但遗憾的是,在过去若干年里,由于国人的主要精力和聪明智慧没放在与“天”与“地”的奋斗上,所以丧失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致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从“与人斗”方面看,不少人倒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乐此不疲,但斗来斗去“斗”出了什么?除“斗”出了负面的人生经验,“斗”出了恶劣的人际关系和阴暗心理,“斗”得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外,再没发现实际益处。况且,这种文化积淀对于发展健康的市场经济,根本就是不适用的。把人作为自己的发泄对象,此种思路越看越觉得带有某种历史阴影。
诚然,作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由于体制、法律、道德等尚不完善,社会矛盾在某些方面比较尖锐,因贪污腐败、巧取豪夺、不公平竞争、道德缺位而引起的人们的愤慨、郁闷和心理失衡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并不是通过在“发泄场”里对着几个模拟人拳打脚踢甚至挥鞭子、抡棍子就可以发泄和缓解的。
张志豪(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发泄场很有必要
因为常在外面打工,我时常感到自己处在焦虑的情绪中,有时还会对上司、同事产生怨恨心理,于是,我就去泡吧、蹦迪,试图“解脱”自己。但那里到处是统一的装修风格,到处是喧嚣的狂乱和做作的优雅,根本无法真正放松自己。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日本有家大企业将企业老总的塑像立在厂门口供员工打骂、发泄的消息后,我就想,一旦有了足够的资金,我也要办一个“发泄俱乐部”。
按我的设想,这是一个完全排除了色情因素的俱乐部,定位在“发泄”。通过新奇、开放、高尚、轻松的娱乐,使顾客愉快地发泄不满情绪。在俱乐部里可以体会到从儿童至老年的各个年龄阶段的生活内容,装饰、灯光都让人感到与众不同,这里的服务员可以给你喂奶,也可以扶着你散步。这个俱乐部占地1000平方米,共分心理治疗、活动治疗、娱乐发泄、消费发泄、思想沟通等8个服务区。
如果你心浮气躁,你可以选择去心理治疗区。这里的桌面都做成一张人脸的样子,人脸上的两个鼻孔就是烟灰缸,你可以慢慢地享受将烟灰优雅地抖进桌面人的鼻孔里的快感;当然,你也可以到隔壁去喝完啤酒就把瓶子往墙上砸;也可以在人像的鼻子上贴上让你气恼的上司的名字,狠狠地打得他鼻青脸肿,骂得他狗血淋头;
如果你想找人倾诉,这里有个类似西方牧师接受忏悔的房间,里面漆黑一片,你可以将心里藏得很苦的秘密通过一个小孔向在另一间房子里的服务员倾诉个够,可以大哭也可以大笑,对方会尽量安慰你,而他并不认识你;
如果你仅仅是累了,你可以去原始森林场区,这里有金色的沙滩、灿烂的阳光,你可以脱光衣服体会一下自然,没有服务员,也不会有人偷窥,你需要买东西时,只要朝隐藏在树叶下的通话器吩咐一句,马上就有人从天顶上的小孔为你吊进来;
如果你想重返童真,可以去另一个场区,那里的桌子上有蚂蚁上树、小虫过河等游戏,这些弱小的动物们等待着你伸出的友谊之手帮助它们搭桥、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