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早上8点,《上上册》杂志社的记者小罗像往常一样被闹钟吵醒,她手忙脚乱地开始梳洗打扮,准备像往常一样去上班,窗外的鞭炮声十分喧闹,小罗看了一下日历,过年了!小罗突然间很放松,但是一下子无事可做又让她觉得十分不适应。打开电视,全是春节联欢晚会的重播,QQ和MSN上没有一个人在线,一个人去逛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成双成对,只有小罗一个人好孤单,“还不如上班呢”!
这个昨天在华师大心理学系会议室里举行的一个关于节日的互动心理沙龙上取材于真人真事的小品一下子得到参与者的共鸣。
在春节众人热闹的背后,有一部分特殊的“寂寞”群体,他们企盼有节日,同时深深抗拒着节日。
平时超级忙碌的人如何调整自己进入一个清闲的假日呢?如何去享受孤独的美丽,又如何找到众人分享着的快乐?华东师大心理学系职业心理咨询医生王锋老师认为,越是到节日,人们的孤独状态越是被无限放大,孤独感倍增。
王锋老师调查,孤独感强烈的大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他们羡慕背着大包小包回家乡过年的打工仔,虽然他们的收入可能不高,但过年时的他们有目标,有奔头,有全家团圆的喜悦。
即使很多朋友在一起,置身于喧闹中,仍然觉得自己很孤单的也并不少见。王锋老师将其称为一种主观自觉到与社会隔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
华师大心理学系职业心理咨询王锋老师说:“轻微的孤独感不会导致心理与行为的紊乱,严重的孤独感又伴有其他心理障碍,则会导致变态心理。生活异常寂寞、孤独无趣、自我蔑视可能变成忧郁症。”
那如何才能对孤独进行调适呢?心理医生支出四招:首先,努力减少头脑中的不合理想法,这些想法总是把孤独看作是由于个人遇到了倒霉事,或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或自身价值被忽视等造成的。其次,对造成的孤独感作个人归因,但不自责自怨,而是从事积极的活动,这样可排遣、驱散孤独感。再次,以对自己的充分依赖取代周围舆论所能提供的信任、支持。最后,努力使自己相信孤独的状况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