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医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79-1964 
新浪健康导医网地区分站: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兰州 - 太原 - 合肥 - 阜阳 - 淮北 | 东亚医讯公司诚招地方代理 >>
首页 >> 饮食 >> 养生之道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健脾兼燥湿 平安度长夏

例如:


没有那个也会怀孕吗?? 关爱男性健康-男科专病导医
妈咪宝贝网--孕妇幼儿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进入阴历七月,也就进入了“长夏”的时节。所谓长夏,特指夏与秋之间,即夏末秋初的过渡时期。在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南方,此时最大的特点是湿热多雨。过去北方不似南方那样阴雨连绵,但今年的长夏却与以往大为不同,一个月来京城雨水不断,闷热潮湿,让人颇有些在南方的感觉。

 
 

    我国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念中,人体的脏器与季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湿”为长夏主气,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长夏季节,湿气当令。湿为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故脾气旺于长夏,但若长夏湿气过盛,又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中医认为,因湿性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故其引起的疾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也是夏季常见病的特点。闷热的天气里,门诊常常有患者自述感到乏力困倦,四肢沉重,昏昏欲睡;或肠胃不适,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或皮肤不净,癣、痱发作,瘙痒难愈;若连续多日阴雨不断,老年人则更易出现全身或部分关节酸痛麻木,行动不利,此时有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人症状亦会加重。

    为了平安健康地度过夏天,古人在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积累中,提出了“长夏防湿”的养生原则。也就是说,夏季治疗由暑湿引起的疾病的关键,在于健脾燥湿。若人体自身阳气充足,湿邪自然难以侵犯。因此,首先应重视保护脾胃功能,补益脾阳。糯米、莲子肉、山药、太子参、茯苓等,都是适合长夏的清补健脾之品。

    我在这里举两个在生活中琢磨出来的小窍门:夏季下午如果常常自觉乏力嗜睡,可在饮食中加入以下食物:莲子肉、山药、大枣。同时辅以如下小方:黄芪10克、白术6克、茯苓10克,煮水服用。平时可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解毒的食物,如西瓜、苦瓜、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绿豆、黄瓜等。

    其次,要避免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避免饮食中有过量油腻及大量肉类,这些食物容易产生或加重内湿,加重症状。外出归来,又热又渴,也不要图一时之凉快打开冰箱大喝冷饮,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最损脾胃。如出现脾胃不适,腹痛腹泻,可以在家中备些参苓白术丸(此药为非处方用药,可在药店买到,药性较缓)缓解一时症状,若不适加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夏季人体出汗多,毛孔开放,极易受风寒之气侵袭。故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睡觉时应以薄棉毯或毛巾盖住胸、腹,防止受凉。切莫让电风扇、空调冷风直吹,也不要用凉水冲洗头、脚。如果出汗后突然遭受冷刺激,往往会使皮肤骤然收缩,散热功能锐减,出现头痛、发烧、腹痛、腹泻等症状,老人或身体虚弱的人严重时可能昏厥,甚至诱发并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日期: 2006 - 08 - 15   作者: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责编: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苗振江用中医药治疗颅内肿块
孕妇羊水过多怎么办?
治愈高血压---石破天惊
妇科、男科病请到北京天桥医院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彻底根治!
妇科医生刘颖教授专治子宫肌瘤
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国际突破!
★糖尿病患者——请留意!!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疾病专题
妇科产科疾病
风湿免疫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
口腔疾病
眼科疾病
泌尿疾病
胃肠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肛肠疾病
肝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疾病
传染病
亚健康
儿科疾病
中医
妈咪宝贝
胸外科
皮肤科
情侣双双瘦身操
星爷的新宠—徐娇
性感车模 视觉诱惑
运动在跳跃中性感
6招教你打造完美肌肤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4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