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研究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表示,睡眠医学已经证实,有80多种疾病与睡眠问题有关,如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溃疡、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甚至包括肿瘤、泌尿系统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都是由于睡眠不好导致人体免疫机能下降,从而引发多功能脏器功能紊乱。
睡不好还会导致人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不仅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还可能出现一些意外事故。根据调查,45%的车祸、55%的工伤都与睡眠不足有关。除此以外,失眠使人情绪变化,甚至会影响一个家庭的稳定。
■本埠说法 80多种病起因睡不好
午睡有半小时深睡眠
睡午觉是个很好的习惯。人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其中深睡眠是决定睡眠好坏的关键因素。临床基础研究已经证实,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几个阶段: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之间,有半小时的深睡眠期,但具体从哪个时段开始,因个人情况而异;晚上10点至12点,有2小时深睡眠;晚上1点至4点间,也有2小时深睡眠时间。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争取半小时深睡眠,帮助人体机能的自行修复。
从人的能量消耗和补充平衡角度,午睡也很有道理。因为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入睡前,这两个时段都有七八个小时,持续运作会让人体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午睡是对消耗能量的有效“充电”,小睡片刻换来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
但午睡并不需要过久,半小时足够,最多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晚睡不宜超过11点
为了保证深睡眠,施明表示,应该尽量做到早睡早起。虽然很多白领工作繁忙,但宁可把工作时间提前开始,也不宜推迟结束。晚上10点至凌晨4点,是最佳睡眠时间,入睡的最晚极限不能超过11点。过了11点后,人反而会变得兴奋,更难入睡。凌晨两三点,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时候,而天亮后,人就开始进入浅睡眠期,这时候开始多梦、易醒。
有些人喜欢睡“回笼觉”,来增加睡眠时间。当然,这不失为补充睡眠不足的一个办法,要提醒的是,“回笼觉”补充的主要是浅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获得的深睡眠更好,宁可早上5点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点才睡觉。
睡姿右侧仰卧皆可
一般公认的科学睡觉姿势是右侧睡,这样可以避开左侧的心脏,同时身体略弯,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曲线,所谓“睡如弓”,但这也不绝对。采取哪种睡姿、睡多高的枕头、多硬的床,根据个人舒适度而定。
而另一项睡眠医学公认的结论认为,趴着睡和左侧睡是绝不合适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会使他们的血液供应出现不畅,引发心脑问题,而且容易做噩梦。
■海外传真
英国一项研究表明:不良的睡眠习惯可导致感冒、抑郁症、糖尿病、中风、心脏病和癌症。如有两个晚上不睡觉,血压就会升高。如每晚只睡4个小时连续一周,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大量减少,并足可使一个健康的年轻人出现前驱糖尿病的症状。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德门特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他发现,凡是在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会减弱,血液中有保护作用的杀病菌细胞也会减少1/3。所以,我国民间流传的“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国传统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子”是指夜间的23~1点,“午”是指白天的11~13点。认为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而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开发。在当今,美国和日本等国睡午觉已成为一种时尚。
睡眠的姿势与睡眠的质量密切相关。不良或不恰当的睡眠姿势不仅会影响次日的精神和情绪,更重要的还会影响健康。理想的睡姿是身体侧右屈膝。因为这样首先不会压迫位于左侧的心脏,另外也便于右腹部肝脏的血液回流和肠胃蠕动。但据《美国肠胃科医学》杂志介绍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长期身体侧右的睡姿最易引发食道癌。因为当侧睡右边时会形成胃部比食道位置高,故胃酸很容易流进食道,久而久之会造成对食道的严重伤害。另据有关医生在调查了2000例脑梗塞病人后发现,有95%的患者习惯于侧卧休息。这样会加重血流的障碍,特别是会减慢颈部血流的速度。所以对脑动脉硬化的患者来说,采用仰卧的睡眠姿势为好。但实际上,人的睡姿在一夜之间是经常变动的,假如我们总是用固定的一种姿势休息,就会感到非常疲劳或难以入睡。故正确的睡姿应该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以调整,以放松身体和舒适为宜。原载《老人世界》郭德才文
一天应睡多少小时
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伟人,他们睡得很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如何让人获得深睡眠,这是目前世界睡眠医学正在钻研的核心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找到了打开睡眠大门的钥匙,从此人类可以节约不必要的睡眠时间,而把有限的生命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就好比延长了睡眠。目前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正在研究一种从花生枝叶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国家新药,在动物实验中,它被证实可以帮助动物改善深睡眠,如果对人的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它就将成为睡眠“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