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嫂做菜时发现油桶内的食用油不够用了,就又找出以前存的一桶油来。开盖后发现有些混浊,嗅一嗅有股“哈喇味”,张大嫂以为烧菜需要高温,烧透就没事了,就用这油做了菜。谁知,一家三口食用后,约1小时,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并逐渐出现口唇、肢端发绀、头昏、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赶紧呼叫“120”入院。经吸氧,洗胃,输注葡萄糖液、维生素C、维生素B6,注射亚甲兰等抢救治疗后才转危为安。医生说,张大嫂一家是食用了变质食油中毒了。
食用油久置,特别是残余的粗制油,含有较多的植物残渣,可出现油脂的酸败现象。食油中含有一种亚油酸成分,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这种现象叫“油脂氧化”。油脂、水解等一系列反应,可生成具有特殊气味的小分子醛、酮类及羧酸等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其它分解产物,哈喇味就是油脂氧化、酸败的结果。油脂酸败后,加热时烟大、呛人,其中含分解物环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
酸败油脂急性中毒的毒性作用有3个方面:
一、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作用。即进食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二、变质油脂产生的过氧化物等有毒物质使血红蛋白2价铁转变为血红蛋白3价铁,其毒性作用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造成机体缺氧,而出现黏膜、皮肤紫绀。
三、酸败物质的氧化物对机体酶系中的琥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重要酶系有直接破坏作用,干扰细胞内的三羧循环、氧化磷酸化,使细胞内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产生细胞内窒息,使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现象。
所以,食用油一定要注意保质期,对于过期油脂或混浊、沉淀或有“哈喇味”的食用油不得食用,变哈喇味的油炸方便面以及一切变腐败的含油脂食品,如核桃、花生、点心等,也都应弃之不食。凡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皮肤青紫,应想到变质食用油中毒的可能,应及时就医,以进行早期洗胃、导泻等对症治疗。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日期:
2006
-
06
-
15
作者:
来源:
责编:
|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