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sp;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而继发于肾脏、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为暂时的,在原发病治愈后,高血压会随之消失,则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按我国卫生组织标准,收缩压大于15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两者有一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正常人收缩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逐渐上升。40岁-50岁以上较为多见,我国成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为3.5%-10.0%,有病人6000余万人。原发性高血压可并发心肌、脑、肾脏等主要脏器血管的损害,病死率和病残率都很高。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体力活动过少、嗜烟等,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家族中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后代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明显提高。
原发性高血压饮食治疗原则:
饮食治疗要适量控制热量及食盐量,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水平,控制体重,防止或纠正肥胖,利尿排钠,调节血容量,保护心脏、脑、肾脏血管系统功能。采用低脂低胆量固醇、低钠、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热量的饮食。
1;限制总热量
控制体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食减肥,体重减轻每星期1千克~1.5千克为宜。体重每增加12.5千克,收缩压可上升10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7毫米汞柱;说明体重增加,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大为不利。
2;适量蛋白质
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应限制动物蛋白。调配饮食时应考虑蛋白质生理作用,应选生物价值高的优质蛋白,按1克/千克体重补给,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动物蛋白选用鱼类、鸡肉、牛肉、鸡蛋白、牛奶、猪瘦肉。
3;限制脂类
减少脂肪,限制胆固醇;脂肪供给(40克~50克)/天,除子油外,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油等植物均含维生素E和较多亚油酸,对预防血管破裂有一定作用。同时患高脂血症及冠心病者,更应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如长期食用高胆固醇,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贝类、乌贼鱼、动物脂肪等,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促使脂质沉积,加重高血压,故饮食胆固醇应在(300毫克~400毫克)/天。
4;进食多糖类碳水化合物 进食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含食物纤维高的事物,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均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对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有利;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均有升高血脂之忧,故应少用。
5;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1)限制钠的摄入 食盐含大量钠离子,人群普查和动物试验都证明,吃盐越多,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越高,每天吃10克盐,发病率为10%,而20克/天则20%,限制食盐后血压降低。低钠饮食时,全天钠应保持500毫克,维持机体代谢,防止低钠血症,供给食盐以(2克~5克)/天为宜。
(2)钙 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疗效,1000毫克/天,连用8星期可使血压下降;部分人不给降压药,亦可使血压恢复正常。含钙丰富食物有黄豆及其制品,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韭菜、芹菜、蒜苗等。
6;摄取足量的维生素C
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出体外,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大枣、番茄、芹菜、油菜、青笋叶等事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其他水容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均应及时补充,以防止缺乏症。
7;节制饮食
定时定量进食,不过饥过饱,不暴饮暴食,食物种类齐全,营养素比例合理,不挑食不偏食。清淡饮食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油腻食物过量,易消化不良,且可发生猝死。
8;烟酒和茶
卷烟中尼古丁刺激心脏,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促使钙盐、胆固醇等在血管壁上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传统医药认为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活血通脉、助药力、增食欲、消疲劳。长期饮酒危害大,可诱发酒精性肝硬化,并加速动脉硬化。茶叶含有多种对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成分,以绿茶为好。总之,应喝茶戒烟,最好忌酒。
9;食物选择
(1)多吃降压降脂食物 多选用能保护血管和降血压及降脂的食物。能降压的食物有芹菜,胡萝卜,番茄,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葱,海鱼,绿豆等。此外香菇,草菇,黑木耳,银耳等蕈类食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防治高血压病,脑出血,脑血栓均有较好效果。
(2)禁忌食物 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米,松花蛋,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3)饮食制度 宜少量多餐,每天四五餐为宜,避免过饱。
10;营养素与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高血压病时,用药期间病人不宜食用高酪胺食物,如扁豆,蘑菇,腌鱼,干酪,酸牛奶,香蕉葡萄干,啤酒,红葡萄酒等食物。酪胺可促使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使血压急剧升高而发生高血压危象。 用利尿药时易起电解质紊乱,应注意调整食物中钠,钾,镁含量。茶叶易和药物结合沉淀,降低药物效果,故服降压药时忌用茶水送服。
营养师 孙海嵩
摘自 周岚工作室网站
|
日期:
2006
-
06
-
15
作者:
来源:
责编:
|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