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市寄生虫病检疫部门检出了一名因吃生鱼片而染上肝吸虫病的患者。吃生鱼引起肺吸虫病已有多例,但检出肝吸虫病还是首次,这再次给嗜好吃生鱼的市民敲响了警钟。
据介绍,患者在与朋友进餐时吃了一次生鱼,此后不久他便出现了持续高烧的症状,起初还以为自己患了感冒,到医院就诊后吃了多种药物后病情始终没有好转。后来,医生建议他去做肝吸虫检查。患者在寄生虫病检疫部门经检查被诊断为肝吸虫感染,在他的胆管、胆总管和胆囊都发现了肝吸虫虫卵。
医生分析,感染肝吸虫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吃生鱼片成为部分人餐饮的时尚,而肝吸虫就寄生在鱼体内,吃了带有肝吸虫的生鱼片,肝吸虫就进入了人体。此外,砧板、盛鱼用具、刀和人手携带的肝吸虫囊蚴也可以交叉传染。市民平时接触较多的草鱼、鲫鱼、鲤鱼都是肝吸虫最喜欢的宿体,不少市民误认为喝酒能杀死肝吸虫,于是照吃不误,其实这种观念是绝对错误的。
除了生鱼容易携带肝吸虫外,虾也是祸首之一。本市不少人习惯把活虾放在酒中蘸一下“醉吃”,认为这样才能充分享受其鲜,其实这种生食是极不卫生的。因为临床证实,许多虾体上沾有肝吸虫的囊蚴,被生食后进入体内,经胃、肠消化液的作用,囊蚴外壁被消化,幼虫经总胆管、胆管而进入肝胆管寄生,引起肝吸虫病。
有关医生提醒说,肝吸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除了损害肝脏和胆囊外,还会导致全身多系统出现各种复杂的并发症,并可发展成为胆结石、胆管肿瘤,儿童感染者的生长发育将受到影响。从健康角度考虑,市民不应该去生食鱼虾。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
日期:
2006
-
06
-
15
作者:
来源:
责编:
|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