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sp;
以前,肝炎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名词,现在肝炎的发病率倒是大大下降了,可脂肪肝发生率较5年前增加了很多倍,一些大医院健康体检各项目中脂肪肝的检出率最高,平均占受检查人群的近一半。北京、上海等地健康人群普查发现,脂肪肝患病率达10%~15%,有资料报道,60%以上的肥胖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肝的防治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肝是健康的卫士
肝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最大的腺体,它不仅参与消化活动,而且有营养物质代谢、贮存糖原、解毒、吞噬防御等重要机能,在胚胎期还有造血功能。人们不一定都知道肝脏病变常常影响人的消化功能,特别是脂肪肝能使机体对于脂类的吸收发生障碍,人体能量代谢发生紊乱,从而降低机体对病原菌、病毒以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加重原有病。同时脂肪肝也影响其他疾病的恢复,使许多疾病久治不愈。消除脂肪肝能延缓形成肝病变的时间,也更有利于其他疾病的康复。现在脂肪肝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而防治脂肪肝是刻不容缓的。
减肥过度也会患病
望文生义,一般认为脂肪肝,自然是因为"脂肪"多了才会得病,便错误地以为,这是胖人才会得的病。的确,会患上脂肪肝是因为嗜酒、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临睡前加餐等引起的,体内营养过剩所导致的。但其实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脂肪肝。临床研究发现,当营养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便会影响脱辅基蛋白及磷脂的合成,致使脂蛋白生成不足。与此同时,糖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大量游离脂肪释放到血液中,超过脂蛋白转运能力而沉积于肝内,就会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所以那些爱美的整天叫嚷着要减肥的女士们就要注意了,别以为脂肪肝离你们很远,其实它就在你们身边,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同时,那些偏食儿童的家长们也要小心提防。此外,至少有二百多种以上的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包括抗生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药物、睾酮类激素等,平时用药也要注意。
脂肪肝也可能是病
大多数人认为,脂肪肝只是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还算不上是疾病这么严重,根本无须治疗。真是如此吗?脂肪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酒精性脂肪肝,另一类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而大量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首先,至少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不是单纯性脂肪肝,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现已明确为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前期病变,并为肝功能衰竭的一个原因。其次,即使是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比正常肝脏脆弱,较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以及病毒感染的伤害,从而导致其他类型肝病发生率增高。最后,对于超重和肥胖者而言,脂肪肝的出现可能提示"恶性肥胖",因为这种人很容易发生高血脂症、糖尿病和高血压,最终发生冠心病、脑中风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因此,无论是从肝病还是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角度,都应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病。
其实脂肪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众对脂肪肝的认识严重不足,对其危害性漠然视之,诊断和治疗存在模糊认识。很多人以为得了脂肪肝没什么,其实脂肪肝会使人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脂肪肝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前期阶段,脂肪肝可以完全被治愈,肝纤维化可以逆转,等发展到肝硬化就无可救药了。脂肪肝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隐形杀手。
治疗几点需注意
脂肪肝的治疗主要靠病人自觉,改进自我生活方式,少吃多动、注意锻炼即可。但也不要过度,一下子减少食物摄取量,或者只吃蔬菜,不吃荤,这样可能引起低血糖症状。还要保证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因为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有特殊的食物动力作用,可刺激体内新陈代谢,故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减轻体重。
还有人认为,脂肪肝患者的血脂一定很高,需要服用降脂药,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并非所有脂肪肝患者的血脂都高,即使伴有高血脂症,也不要贸然使用降血脂药,它会使血液中的脂质集中到肝脏进行代谢,这会加重脂肪肝,甚至可促使脂肪肝向肝硬化发展。
来源:新闻晚报
|
日期:
2006
-
06
-
15
作者:
来源:
责编:
|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