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 增高见于: ·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 ·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减少见于: ·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 ·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 ·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嗜酸粒细胞: 增多见于: ·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 ·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等。 ·某些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氏病等。 减少见于: ·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 淋巴细胞: 增多见于: ·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病恢复期、结核病、百日咳。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 减少见于: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 ·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除吞噬细胞和异物外,又能吞噬原虫及具有类脂质包膜的结核杆 菌及麻风杆菌。 增多见于: ·某些感染:伤寒、结核、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异常增殖综合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参考值:中性细胞:40~70 % 淋巴细胞:20~40 % 单核细胞:3~10 % 嗜酸细胞:0.5~5 % 嗜碱细胞:0~1 %
|
日期:
2006
-
04
-
18
作者:
来源:
责编:
|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