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医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79-1964 
新浪健康导医网地区分站: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兰州 - 太原 - 合肥 - 阜阳 - 淮北 | 东亚医讯公司诚招地方代理 >>
首页 >> 偏方秘方 >> 耳鼻喉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口腔溃疡--加味泻黄散

例如:


没有那个也会怀孕吗?? 关爱男性健康-男科专病导医
妈咪宝贝网--孕妇幼儿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药物组成  防风30g  板蓝根30g  黑栀子15g  石膏15g  生地15g  连翘15g  元参15g  甘草10g  桔梗10g  丹皮10g  双花10g  藿香12g

 
 


 中医治肌无力肌肉萎缩!
  让口腔溃疡不再复发 
 谈甲亢病的防与治  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
 
 
    制剂用法  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温服1次。随症加减:发热口渴加知母、花粉;神烦、尿短赤加竹叶、木通;夜寐不安加黄柏、合欢皮、夜交藤。

    适应病证  口腔溃疡(口疮),脾胃积热、虚火上炎型。症见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数个淡黄色或灰白色大小不等的溃疡面,周围水肿充血,触痛,或伴发热,纳呆,口干欲饮。

    病案举隅  患儿,男,6岁。患儿1月前不慎落水,随后出现恶寒、鼻塞、发热,经输液、服药后热退,但舌边缘出现一点状溃疡,继而发展成片,掀红灼痛。诊见左侧舌缘有一灰白色溃疡面,边缘不规则,周围组织水肿充血、灼痛,口臭,神烦面赤,纳呆,口干欲饮,小便赤黄,舌红:苔薄黄,脉数。诊断为口腔溃疡,旺属脾胃积热,郁火上炎。遂投上方2剂,外用冰硼散。2天后复诊,灼痛已消,溃疡面缩小,充血水肿消失。原方再服2剂,诸证均除而愈,嘱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资料来源  王思乡,等。天津中医,1996,13(5):29

    评    按  泻黄散为《小儿药证直诀》中清泻脾胃伏热之良方。脾气通于口,故脾有伏热,循经上行则口干舌燥,郁久化火而成口疮。方中石膏辛寒以治其热,IlJ栀苦寒以泻其火,共具清上澈下之功。方中重用防风,取其升散脾中伏火,也属“火郁发之”的治则。藿香芳香醒脾,振复脾胃气机,亦助防风升散脾胃伏火。甘草泻火和中,有缓调中上,泻脾而不伤脾之意。本病证发病于外感高热之后,虽经治疗后退热,已缓其标,然其本在于脾胃积热内蕴,郁火循经上攻于口,故口渴烦躁,溃而成疡,所以应以清泄脾热、疏风泻火法治之。

日期: 2006 - 10 - 17   作者:   来源: 华夏医药健康网   责编: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苗振江用中医药治疗颅内肿块
孕妇羊水过多怎么办?
治愈高血压---石破天惊
妇科、男科病请到北京天桥医院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彻底根治!
妇科医生刘颖教授专治子宫肌瘤
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国际突破!
★糖尿病患者——请留意!!
- 口腔溃疡--熟地归芪汤 2006/10/17
- 口腔溃疡 - 鲜马鞭草 2006/10/16
- 口腔溃疡 - 黄连白芍 2006/10/16
- 食疗口腔溃疡 2006/06/15
- 口腔溃疡≠火气大 2006/05/16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疾病专题
妇科产科疾病
风湿免疫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
口腔疾病
眼科疾病
泌尿疾病
胃肠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肛肠疾病
肝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疾病
传染病
亚健康
儿科疾病
中医
妈咪宝贝
胸外科
皮肤科
情侣双双瘦身操
星爷的新宠—徐娇
性感车模 视觉诱惑
运动在跳跃中性感
6招教你打造完美肌肤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4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