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西卫生部门提供数据,我国每年约有80万至120万出生缺陷儿出生,占全国出生总人口的4%至6%,将近全球每年出生缺陷儿总量的20%。其中,约有10万例为神经管畸形。
山西省是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省份。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0.1人/万人,山西为186.8人/万人,因此被称为珠峰的“峰顶”。自1999年以来,当地已开始推广旨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削峰工程”,取得一定效果。
医生指出,出生缺陷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和环境两类因素。其中,后者主要包括营养、损害和感染等。研究表明,母亲的营养和饮食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宫内发育。此外,妇女受教育水平、孕期有过发热(感冒)服用退热药(止痛药)、被动吸烟及常食腌菜等因素与出生缺陷发生显著相关,这些环境因素都可通过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孕期多吃蔬菜可降低宝宝出生缺陷发生率
黄金周期间,不少“准妈妈”纷纷利用假期来到医院进行孕期保健咨询。医生提醒,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小宝宝,女性要注意在怀孕期间多吃新鲜蔬菜、坚果和肉类,以有效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据山西省儿童医院儿保科医生介绍,叶酸蕴含于各种绿叶蔬菜中。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夏秋季出生的婴儿中,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最高,这与北方地区秋冬季蔬菜少有一定关系。
医生指出,如果准妈妈们比较挑食或者工作很忙,经常只吃素食食品或煎炸食品,则不利于体内叶酸的摄取。育龄妇女要有意识地改变影响胎儿健康发育的饮食习惯,在孕期摄入充分营养,才能为健康小宝宝的出生做好准备。
据介绍,出生缺陷是指新生儿出生时就存在的人类胚胎(胎儿)在结构和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畸形、智力障碍和代谢性疾病等。出生缺陷目前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和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
“准妈妈”及早补充叶酸可避免宝宝“先天”出生缺陷
“五一”长假期间,山西省儿童医院接诊了一些来为腹中宝宝做检查的“准妈妈”。医生提示,除要从食物中补充多种维生素外,“准妈妈”每天还应小剂量服用叶酸,以降低宝宝出生缺陷的发生。
据医生介绍,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畸形(无脑儿、脊柱裂导致的小儿麻痹等)是由于妇女怀孕前没有摄取足够的叶酸,而导致胎儿脑部和脊髓缺陷。女性怀孕期间体内胎儿身体组织迅速生长,叶酸需求量约为平日1.5倍,孕妇每天需补充600至800微克叶酸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和自身需要,而常人每天叶酸摄入量不足200微克。由于叶酸属水溶性,食物中的叶酸在烹调中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失,因此食物中叶酸的含量远不够孕妇的需要量,孕妇有必要服用叶酸补充剂和叶酸强化食品(如强化面粉等)。
医生表示,妇女连续补充叶酸一个月左右,体内缺乏叶酸的情况才能得到改善。因此,女性不仅需要在孕期摄入足量叶酸,而且要在怀孕前三个月就开始加以补充。此外,叶酸不仅可降低大脑和脊髓某些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还可降低心脏病和一些癌症的发生几率,并可预防中风。
共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