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医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79-1964 
新浪健康导医网地区分站: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兰州 - 太原 - 合肥 - 阜阳 - 淮北 | 东亚医讯公司诚招地方代理 >>
首页 >> 母婴 >> 养护宝典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夏季,让宝贝远离“暑魔”

例如:


没有那个也会怀孕吗?? 关爱男性健康-男科专病导医
妈咪宝贝网--孕妇幼儿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夏天到了,宝宝的生活起居稍不注意,身上就会多个包、多一片痱子或者拉肚子。眼见着可爱的小宝贝倍受着“暑魔”的煎熬,做父母的心急如焚!

 
 

  怎样才能使宝宝拥有一个清凉健康的美夏,健康、活泼地度过夏天呢?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魏仁桂、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邓俊芷应本报邀请特别讲解夏季宝宝5大常见疾病保健知识。

  1.保持居室凉爽防暑热

  又叫小儿夏季热,体温升高是由于环境温度升高引起,并不是感染了病菌。一般来讲,体温升高持续1~3个月,在天气逐渐变凉后就会自然消退。

  预防方法是注意居室凉爽,可用低于小儿体温2~3℃的水作盆浴或淋浴,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有助于小儿加快散热。还可采用食疗和中药进行防治,如用蚕茧、红茶、乌梅煎汤代茶饮,也可用鲜荷叶、苦瓜叶、丝瓜叶、南瓜叶等煎水代茶饮。

  2.勤换衣多补水远离痱子

  预防生痱子需勤用温水洗澡,再扑痱子粉。要勤换衣服,衣服宽松。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并及时适量补充水分。

 

  此外,可以经常给孩子喝些祛暑清凉的饮料如绿豆汤、菊花茶等,还可以在给孩子洗澡的水中滴点花露水,或用清凉去燥的木鳖叶、茶叶等煎水洗浴。

  3.高温天气少活动防中暑

  炎炎夏日,宝宝在阳光下户外活动时间过长的话,一不留神就会中暑。当有中暑先兆时,将患儿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喝些清凉饮料,很快就会恢复。

  高热的孩子,应安静仰卧,头部垫高,松解衣领扇风,头部作冷敷,用50%的酒精或白酒擦身,少量多次地喝冷的淡盐开水。如有昏迷,可刺激急救穴并在四肢作重推摩和揉捏。对较重的孩子应迅速送医院治疗。

  4.晚上蚊虫的叮咬

  由于宝宝的皮肤细嫩,容易招蚊虫叮咬,这不仅会干扰宝宝的休息,还会传染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

  在皮肤瘙痒时不要大力抓挠,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发炎的迹象,要及时在伤处涂抹一些抗菌药物,洗澡时避免伤口接触污水。选择灭蚊用品,最理想就是蚊帐。医生建议,最好选用宽大的蚊帐,这样漏网之蚊就更容易发现。

  5.厌食症

  天气炎热,不要说小宝宝,大人也会觉得“美食当前难以下咽”。宝宝食欲差,可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吃零食的情绪。很多宝宝把冷饮、饮料代替正餐。医生认为,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消耗热量多,食欲不好会影响生长。

  防护招数: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品。配上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果有豆制品和奶类,还能增加营养

  你知道夏天的阳光是会伤害宝贝的皮肤的,所以,你带着宝贝在海边玩耍时会为他反复涂抹防晒霜,你只在清晨和傍晚带他出去,你为他准备了遮阳帽……你采取的这些措施全部都正确而且有效吗?热点:宝贝夏季防晒安全测试

日期: 2007 - 04 - 19   作者:   来源: 放心120网   责编: shujie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苗振江用中医药治疗颅内肿块
孕妇羊水过多怎么办?
治愈高血压---石破天惊
妇科、男科病请到北京天桥医院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彻底根治!
妇科医生刘颖教授专治子宫肌瘤
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国际突破!
★糖尿病患者——请留意!!
- 妙法教会宝宝自己吃饭 2007/04/19
- 准妈妈常运动宝宝爱“做操” 2007/04/18
- 宝宝的疯狂举动 2007/04/16
- 宝宝的酷暑丝瓜清凉餐 2007/04/12
- 漂亮宝宝要从出生培养 2007/04/06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疾病专题
妇科产科疾病
风湿免疫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
口腔疾病
眼科疾病
泌尿疾病
胃肠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肛肠疾病
肝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疾病
传染病
亚健康
儿科疾病
中医
妈咪宝贝
胸外科
皮肤科
情侣双双瘦身操
星爷的新宠—徐娇
性感车模 视觉诱惑
运动在跳跃中性感
6招教你打造完美肌肤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4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