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会哭会笑,但是宝宝的表情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却比表面上还要丰富,究竟宝宝的感情世界是怎样的呢?本文介绍宝宝6大情绪,带你一窥宝宝内心的堂奥和内蕴的气质。
虽然每位新生儿从外表上看来大同小异,但渐渐于2~3周时便会开始显现出他们自己的个性,光是观察宝宝喝奶的样子就会注意到个别的差异,有的宝宝动作粗鲁、大口吞咽;有的却悠闲自在、慢慢品尝。
而不同的宝宝也会有不同的哭泣方式,在成人习惯这些差别之后,甚至能够只凭哭声就判断出是哪一位宝宝在哭,因此,从哺乳和哭泣就可以观察出,每个宝宝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哭泣、愤怒
哭泣行为是由感觉感受到的结果所产生的反应,是一种感情的萌芽,母亲会将宝宝的哭声当作是一种要求,而帮宝宝喂奶、换尿布,当宝宝的生理需求获得满足后,不快的心情就会消失,进而得到了安全感。在反复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宝宝便会逐渐懂得用哭来表现自己的欲望或需求。
新生儿时期,宝宝在睡眠中有时也会有反射性的微笑,表示宝宝目前没有任何不安,并充满了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哺乳或换尿布过后宝宝会再次出现这种充满安全感的微笑,母亲便能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并自然的将哭和微笑当成是宝宝发出的信号。
哭代表不高兴、笑则代表喜悦,透过这样自然的循环方式,宝宝就能渐渐的明白自己的笑和哭是有意义的,并有意识的区分,由自然的反应表现转而成为传达自己心情的方式。因此婴幼儿的感情培育中,妈妈(照顾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宝宝哭泣的原因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有所不同,可分为4个时期:
■新生儿
新生儿生理上常见的5大哭泣因素
1.肚子饿。
2.尿布湿。
3.喝奶后打不出嗝。
4.身体疼痛不适。
5.便秘。
*新生儿哭泣的原因可分为生理及心理上的因素,但因为心理上的原因成人较不易判别,无法做适当的处理,因此,当新生儿哭泣时还是须先察看是否为身体上的因素。
【心理上常见的3大哭泣因素】
1.受高音、强光、温度的变化刺激。
2.天生个性较敏感。
3.察觉到周围的不安全感。
*新生儿对外界的急遽变化通常相当敏感,但是敏感的程度每个宝宝并不相同,如果宝宝天生感觉较为敏锐,照料宝宝的难度就会增加许多;当宝宝感受到不安而啼哭时,成人必须保持安定的心情抚慰宝宝。
■4个月大以上的宝宝
由于宝宝对周围的世界已逐渐熟悉,因此较不常哭泣,此时期的宝宝已经可以对身边的人进行辨识、向自己想要的东西伸手,并有意识的注意妈妈的行动。
【预估妈妈的下一个行为】
相较于以前肚子一饿就哭的状况,宝宝如果看见妈妈正准备喂奶就不会哭,因为宝宝已经可以粗浅的预估妈妈下一个行动。
【用哭来表现不满】
但如果期待落空,宝宝也会透过哭来表现不满。
【排斥不好的印象】
这个时期宝宝也会牢牢记住以前看过的某样东西或人物,例如:曾经带宝宝去看病打针,他以后可能看到穿白袍的医生都会哭;或是曾经有被灌药经验的宝宝,可能以后要喂他吃药都会紧闭着嘴巴。
【你可以怎幺做~】
妈妈在处理这方面时会感觉较为棘手,最好任何事物都尽量给宝宝好的第一印象,否则宝宝可能会极力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