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href='http://www.999120.net/mmbb/' target=_blank>怀孕的40周内,有人从营养与生理等方面大体分为三期,也有分为前半和后半两期,其目的是一致的。
(1)热量 合适的热量对孕妇机体及正在发育的胎儿都重要,足够的热量也有利于对摄入蛋白质的庇护,使蛋白质用于组织的维持与合成上面,故要在按照不同劳动级相应地供给热量外,还应按照孕妇期的需要另加热量。单独以母体储备的体脂与蛋白质本身的热量与合成这些物质的能量算在一起,平均每日应另增加约630kJ。所以我国的建议标准除按劳动性质分类所供给的热量之外,每日另加1260kJ。世界卫生组织医生委员会建议在怀孕头3个月内,每日增加630kJ,而在后6个月内,每日增加1470中kJ。上述两个数值是接近的,但后者根据阶段的不同而予以不同份量。增加1260kJ相当于一个未怀孕的轻体力劳动妇女每日能量需要的12.5%。
(2)蛋白质 孕期母体内蛋白质增加950g,其中包括胎儿的迅速发育与同时维持母体的氮平衡。摄入的蛋白质亦须考虑消化率和利用率,所以我国的供给标准在怀孕第4~6个月应原有供应量的基础上增加15g,而在第7~9个月增加25g。此量相当于一个轻体力劳动妇女的蛋白质供应量的二分之一以上。
孕妇从尿中排出的氨基酸比孕前高,在八种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色氨酸及赖氨酸的排出都增加。血浆氨基酸的水平则比孕前稍低。因此,孕妇应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是重要的。
(3)钙 新生儿 体内全部钙的含量为22g,大部在怀孕的后半段纳入其骨骼之中,估计胎儿在头3个月每日吸收30mg,第7个月每日120mg,而在最后一个月每日达450mg。幸而孕期内一 般妇女对钙的吸收能力高于孕前,但食物中的钙的吸收率视不同种类的食物而有差别。同时,钙的吸收还受膳食中的蛋白质、脂肪与植物性食物的干扰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建议在孕期的第4~6个月供给量为每日800mg,而在7~9个月为1500mg。这上数量在一般在食物中不易得到完全的满足,而应在怀孕的后半段在食物的选择上予以注意,必要是可给合适的钙制剂作为补充。
(4)铁 孕期需要补充比日常更多的铁,这是因为胎儿的需要,并为其在出生前具有一定的铁储备。同时,母体血容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是孕期的需要,为了胎盘及胎儿的氧运输,增加血容量也为分娩时丧失一些血液作准备。当血容量约增加32%时,妇女血红蛋白往往从原来的12g·100ml-1或更高,下降到11 g·1000ml-1或更低。这种下降一般称为“生理性的孕期贫血。”怀孕后,月经周期停止,故不失血及铁,但总计铁的需要仍然比孕前增加。有的学者估计,孕妇每 天约需要吸收3.5mg的铁,由于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很低,故供应量应比这个数值大。我国的供应标准的每日28mg。铁的吸收与利用受食物种类的影响,动物性食物在热量中占的比例越大,铁的吸收与利用都比植物性食物要高。
(5)碘及其它微量元素 孕妇血浆中碘的水平一般比孕前下降,而蛋白结合碘在血中逐步增加至分娩之前,这种现象在分娩后才消失。主要可能是碘的消耗增加,故一部分孕妇在妊娠中甲状腺有轻度肿大的现象。有的国家建议孕妇碘的供应量为每日125μg。微量的锌、镁亦为孕妇所需,但膳食中的草酸、植酸等都可干扰它们的吸收。估计镁每日需要为450mg,而锌的需要为25mg。大豆及豆 制品含有较高的镁,紫菜、蘑菇、干小虾、芝麻等也有较高的镁含量,而锌含量高者在肉类、肝脏、蛋类及硬果中,牡蛎的含锌量也较高。
(6)脂溶性维生素 孕期需要足够的维生素A以适应胎儿发育,其供给标准为1000μg视黄醇当量,亦即3300IU,而FAO/WHO则建议2500IU,有的国家测定为5000IU。孕期需要有充足的维生素A供给,但与维生素D一样,过多是无益的,甚至可以引起中毒。动物实验反映过多的维生素A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维生素D的供给为10μg。一些国家维生素E的供应量为15IU。
(7)水溶性维生素 妊娠中机体代谢活跃,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均需要满足母体与胎儿的需要,其需要量一般比孕前为高。硫胺素的需要除应与碳水化物的进食相配合外,一般都主张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0.1~0.2mg以满足需要。有人认为孕妇有时会出现疲乏、肌肉痉挛和神经炎等,都往往与硫胺素的不足有关。我国的建议供应量为1.8mg,亦即较孕前增加0.2mg。尼克酸与核黄素的需要有相似情况,随热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多,故供应量分别为每日18mg及1.8mg。吡哆醇为蛋白质代谢过程所需要,故妊娠期的需要较孕前要高,而一般孕妇血浆中吡哆醇的水平也倾向于偏低,故有的国家的供应量从一般妇女的2.0mg增至2.5mg。妊娠期一些妇女的贫血不仅与铁供给有关,而且叶酸的摄入也有关(巨细胞性贫血),由于胎儿对叶酸的需要,以及尿中的排出的增加,往往使一些孕妇血浆中叶酸水平比孕前为低。FAO/WHO建议每日供应量双倍于孕前的需要量,即每日400μg,而一些国家还加至800μg。在整个孕期中血中B12的浓度下降,但婴儿血浆中的浓度比母体高一倍,并在出生时肝中储备有30μg的B12,可见需要量是高的。产后母体在正常膳食条件下可以恢复原来的水平。FAO/WHO建议供应量为每天3μg,即比未孕妇女增加1μg。
孕期的膳食应多样化,清淡而不吃刺激性食物。整个孕期都需要有平衡的膳食,并根据体重的实际情况作合理的安排。体重低于正常时,增加时应考虑是否属营养的原因。相反,若是体重大于应该增长的量,是否存在水肿和脂肪过度增加也应注意。因为过胖往往有增加产生高血压和其它疾病的可能性。有的孕妇唯恐胎儿长得过大过快而在孕后节食,严重时可能引起新生儿体重的下降,而低于正常出生体重的婴儿是一个增加围产期死亡的因素。
在必要的时候,适当应用钙、铁、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等制剂以辅助和补充食物摄入的不足。但不一定所有这些制剂都须普遍应用,并应注意合适的剂量。
|
日期:
2006
-
06
-
15
作者:
来源:
责编:
|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