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医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79-1964 
新浪健康导医网地区分站: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兰州 - 太原 - 合肥 - 阜阳 - 淮北 | 东亚医讯公司诚招地方代理 >>
首页 >> 男性 >> 男性保健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中医怎样认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例如:


没有那个也会怀孕吗?? 关爱男性健康-男科专病导医
妈咪宝贝网--孕妇幼儿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性腺发生退行性改变,致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平衡制约关系失调,进而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的生理病理变化。如果机体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较好,可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反之,则可出现各种症状,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祖国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名曰“男子脏躁”。

        (1)生理病理因素:中医认为男性到了更年期,由于肾精匮乏,肾气日衰,天癸渐竭,气血由盛而枯,形体由强而弱,生育能力由旺而衰,生命即从壮年步入老年。倘若禀赋不足,素体亏虚;饮食失调,起居失宜;忧思郁怒,七情内伤;劳欲无度,精血过耗等,均可使更年期提早出现。如果心血不足,肝失条达,脾失健运,必然影响精血的化生、髓海的充盈、气机的调畅、情志的抒发,最终导致肾亏虚衰及阴阳失衡,从而引起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

        (2)体质因素: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更年期出现比较明显症状的男性为5%~10%。既然更年期是人类一个生理变化过程,为什么出现明显症状的只是少数呢?研究者认为可能与人体的素质,即体质有关。不同体质对不同致病因子具有易感性。根据中医阴阳学说的理论来分析,阴阳和平的土形人大多更年期症状不明显,症状较明显者多为太阳火形人及少阴木形人。火形人的特征与希波克拉底气质学说中的胆汁质相似,多形体较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等;木形人则与粘液质相似,多形体较胖、形寒肢冷、面色不华、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等。现代医学中瓦格纳(Wagner)将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按体质分为:无力细长型与肥胖型,而无力细长型症状明显者高出三倍,且症状重。这说明古代与现代医学的分析相类似。

        (3)心理因素:更年期处在人生中一个复杂的矛盾过程中,情绪往往波动较大。更年期是生理上和心理上出现显著变化的时期,体质由盛趋衰,生理功能开始下降,精力随之减退。然而,此期又恰好是社会工作、家务劳动和经济负担等较重的时期,再加上子女教育、就业和成家等问题也要被迫多加考虑,甚或遇到家庭纠纷、亲友伤亡等刺激,极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冲突,表现出伤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开始感到上了年纪和力不从心。这些不良情绪和感受反过来可以引起或加重生理上的变化。据国外文献资料报道,由于本世纪20年代不断出现经济危机,商业萧条以及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灾难所带来的困苦担忧等,都成了影响更年期男女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率相应有明显增加。现代医学认为,情绪障碍可以加重或诱发躯体障碍和疼痛,比如长期焦虑不安的人,胃内粘膜呈苍白色,胃蠕动减弱,胃酸水平降低,表现为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与祖国医学在七情所伤中的“思伤脾”理论是一致的。

        (4)环境因素:更年期综合征与自然、社会环境均有一定的关系。如中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感觉比较敏感。根据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理论,保持环境温度恒定对预防或减少更年期综合征是有益的。日本学者报道更年期综合征“一般农村者少而城市者多”,说明城市噪音等环境因素对处在更年期的人们有促发症状的作用,当然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变化亦有直接影响。 

日期: 2006 - 05 - 18   作者: >   来源: >   责编: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苗振江用中医药治疗颅内肿块
孕妇羊水过多怎么办?
治愈高血压---石破天惊
妇科、男科病请到北京天桥医院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彻底根治!
妇科医生刘颖教授专治子宫肌瘤
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国际突破!
★糖尿病患者——请留意!!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疾病专题
妇科产科疾病
风湿免疫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
口腔疾病
眼科疾病
泌尿疾病
胃肠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肛肠疾病
肝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疾病
传染病
亚健康
儿科疾病
中医
妈咪宝贝
胸外科
皮肤科
情侣双双瘦身操
星爷的新宠—徐娇
性感车模 视觉诱惑
运动在跳跃中性感
6招教你打造完美肌肤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4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