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999120.net 6月是大学生毕业的日子。在相互写毕业留言册,互赠纪念照片之外,今年在上海一些高校中,出现了毕业生恋人争拍婚纱照的现象。这些穿着婚纱和礼服的照片,或被堂而皇之地挂在学生宿舍的墙上,或被小心翼翼地收藏在钱夹里。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拍婚纱照的同学表示,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为校园恋情留个证明。对此,婚恋心理医生认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的婚恋观太不成熟。 恋爱重形式轻内容 记者在上海某著名婚纱摄影店遇到了前来拍照的华东理工大学鲍同学。他告诉记者:“很多同学因为工作不在一个城市而面临分手。我们俩很幸运,顺利走到了现在,已经是同学心目中的‘老夫老妻’了,结婚是早晚的事。拍套照片,体验一下结婚的感觉,真的挺甜蜜。” 首都师范大学性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说,大学生的校园恋情有其必然性,因为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成熟,很容易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对情感的渴望。 不过,大学环境相对单纯,很多学生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但其实还像孩子一样,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需要什么,所以对婚姻的理解就显得简单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 鲍同学周围一毕业就分手的恋情,正说明这些在经济上尚未独立的学生,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失败。而鲍同学本人虽然发展顺利,但毕业以后,择业、家庭条件等现实问题会一一突显出来,从拍婚纱照这一形式,到真正走上红地毯,其间的路还很长,很难说得上是对婚姻的一种体验。 恋爱因为需要被爱 拍婚纱照的学生恋人还有另一种心态:现在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但都没有,也不愿认真去想将来的发展。有对学生告诉记者:“婚纱照证明我们彼此相爱过,这就够了。”婚纱店一位工作人员说,这样的学生对照片拍摄的创意要求很高,希望自己拍得漂亮,但会把所有底片都买走,不愿留下痕迹。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分析认为,不能简单说年轻人这种不顾未来发展的想法是对还是错。现在的学生思想开放,对各种现象都能给予尊重,具备很强的包容力。但同时,在他们眼中,许多事情的庄严性已逐渐淡化,婚姻也不例外。要不要婚姻、跟谁结婚都是个人的事,别人无权干涉。但是,心理学上有一个“爱情三角理论”,即任何亲密关系都逃不出承诺、亲密及热情这三个元素。年轻恋人间没有承诺,没有对未来的展望,这就使感情缺乏了牢固性。 如果拍婚纱照时并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婚姻,说明他们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缺乏责任感,只是一种爱情体验,跟婚姻完全无关。 心理年龄有待增长 医生们都认为,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而生活历练却减少了,这都使年轻人的心理年龄跟不上生理年龄的发展。由于接触社会的时间不长,各方面都不成熟,所以难免对婚姻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看法。但婚姻、爱情并不是一场游戏,照片上的相依相偎远远比不上彼此间生活、工作上的宽容与体贴重要。 张主任对大学生的建议是,多一点心理成长,“等到爱情瓜熟蒂落的时候,再去拍婚纱照,岂不更甜蜜、更美丽、更有价值?”
|
日期:
2006
-
07
-
25
作者:
来源:
瑞丽
责编:
|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