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如果常感疲惫、肌肉疼痛、咽喉和多个关节疼痛、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盗汗、体重改变、睡眠障碍、腹部饱胀等,持续3个月以上就应考虑可能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疲”经充分休息仍无法缓解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如低烧、头晕、咽喉疼痛、肌肉酸痛等,而目前医院的常规检测手段又查不出“慢疲”的病因,因此往往把它当作感冒来治,贻误治疗时机。
一般来讲,正常的人经过一轮疲劳后,休息一宿就可恢复充沛精力。如果你不属于这类型,而是隔天起身,还是觉得十分疲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状态就是“慢性疲劳症”。大部分的人不把这种症状视为病症,而掉以轻心,严重的长期性疲劳,可能会成为其他病症的征兆。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造成体内荷尔蒙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免疫力减低,同时也会引起肩膀酸痛、头痛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感染疾病的概率也很高。
超过三个月就应当就诊
要治疗此病,就得先找出病源,目前该病确切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繁忙,生活紧张,学习负担沉重等原因,一些人时常会感到十分疲劳,一般情况下,自感疲劳的病人几天或一周后体力即可恢复。如疲劳超过一个月,可认为是持续疲劳;如果疲劳症状长达3个月,就应到医院及时就诊。
若疲劳持续半年以上,并伴有肌肉疼痛、头痛、低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盗汗、体重改变、喉部酸痛、多个关节疼痛,即使睡眠充足,体力仍难以恢复,运动后疲劳感持续较长时间等症状,甚至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就可能患上了疲劳综合征或原发性慢性疲劳症。
三类人易患慢性疲劳
三类人是构成慢性疲劳大军的主力阵容,而且女性患此病的人数越来越多。
一是长期面对激烈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巨大的人群,如私营业主等。
二是事业心强、工作繁忙的脑力劳动者,如科研人员、医生、公务员等。
三是长期超负荷、精神紧张的劳动者。
“被动保健”不宜长久
日常做一些保健可以缓解疲劳,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被动的做法,主张能天天坚持锻炼,没有必要去做保健按摩等,还认为长时间休息可取得最佳疗效。推拿按摩也是一种运动,有氧运动,这种适度运动也对病情有帮助,可舒缓压力和减轻疲劳,可活动筋骨,使平时较少活动的肌肉得以松弛,对于消除局部疲劳有效用。
医生提醒:上班族,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首先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规律地生活,包括学习、工作、饮食、睡眠、运动等。同时,对负面情绪要正确进行自我调节,特别是面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要学会自我减压,保持身心健康。
慢性疲劳是这样的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睡眠质量差(如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脱发白发、认知功能下降及一些躯体症状(如腰酸背痛、头晕头痛等)等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这个疲劳不是常说的体力疲劳,而是重度精神性的疲劳,是充分休息后仍然得不到缓解的疲劳。除疲劳外,“慢疲”还表现为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脱发白发、腰酸背痛等。如果这些症状持续3个月到半年以上,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需要就诊。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