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医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79-1964 
新浪健康导医网地区分站: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兰州 - 太原 - 合肥 - 阜阳 - 淮北 | 东亚医讯公司诚招地方代理 >>
首页 >> 急救常识 >> 意外急救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灾害急救医疗卫生管理要点

例如:


没有那个也会怀孕吗?? 关爱男性健康-男科专病导医
妈咪宝贝网--孕妇幼儿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一、灾害急救医疗服务的重要性

 
 

  自然灾害是一种人类难以抗拒的自然现象,但它又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件;社会灾难则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可防范但又难以杜绝。无论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交通事故、空难海难、火灾淹溺等),都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害,这种损害首先是带来大批伤病员,其次是造成房屋建筑等物质上的严重损失。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理复杂、气候多变,这都会给我国带来种类繁多的灾害,例如地震、洪涝、暴风、冰雹、滑坡、森林大火等几乎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就以地震为例,我国处于濒太平洋地震与欧亚地震带交汇地带,活动性构造相当发育,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土处于易受地震袭击的区域。20世纪以来,全世界发生地震次数中,七级以上地震中国占十分之一左右,1976年唐山大地震数十万人伤亡的惨情令中年以上的人们记忆犹新。

  国际上对灾害问题历来十分重视,1987年12月,联合国第42届大会通过的169号决议,将1990~2000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即通常俗称的“国际减灾年”,其目的就是要引起各国政府对自然灾难的高度重视。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自然灾难的防治,1989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委员会”,以期减少人口因灾死亡率和直接经济损失;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并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关心洪灾可能给人民群众带来瘟疫的严重问题,取得辉煌成效,这就是全国军民与自然灾难作斗争的光辉诗篇。大量的事例证明,重视灾害急救医疗卫生服务,已成为整个医疗卫生界(包括医院在内)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任务,只有最大限度地做到对灾害的医疗救护、卫生防疫,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才能把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损害伤亡降到最低限度。

  二、灾害急救医疗卫生管理的要点
  灾害急救医疗卫生管理是远远超出医院范畴的全局性工作,必须注意加强以下问题:
  (一)加强灾害急救医疗的组织领导
  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有效指挥的组织体系是保证灾害急救医疗工作全面、系统、协调、高效工作的重要前提,要在省(市)或当地抗灾救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抗灾救灾医疗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医药、交通、铁路、民航、民政、商业和当地驻军、武警部队等有关领导组成,全面负责抗灾救灾医疗防疫的领导工作,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市)或当地卫生厅(局)内。要从思想上、组织上、经费上、物资上、药品上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灾害急救医疗的坚实基础。要在灾区设立救灾医疗防疫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护、医护人员高度、药品器械供应调度、现场消毒杀虫等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负责收集、整理、分析有关信息资料,掌握救灾动态,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必要时发出求救要求,并检查督促各地执行情况。在办公室具体领导下,及时部署,科学决策,组织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后勤保障等若干个小组,以保证现场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实施的需要。 
 
  (二)保证通讯联络的畅通无阻

  畅通的通讯联络是抗灾救灾十分重要的物质条件,尤其在灾害规模比较大,地理交通条件较差较复杂、通讯设施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情况下,更要做好这项保证工作。包括充分利用无线通讯设备,明确各地各部门的抗灾救灾值班电话,必要时要确定联络信号(例如火堆或信号弹等)。尤其在实施现场急救指挥时特别需要通讯工具,通讯指挥车(指挥艇或指挥直升飞机)是必不可少的。

  (三)及时组织医疗救护队

  现场急救要依赖精于高效多能的医疗救护队,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组织医院编派一定数量的医疗救护队,救护队每队8~10人左右,队长宜由技术比较全面的外科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医师4~6人(主要是外科医师),队内要配备适量行政管理人员负责医疗保障,有条件的话在每个医疗救护队中派一名防疫人员参加。当重大灾害发生时,还要组织专科医疗救护队,例如骨科、脑外科等,十分严重时要果断地在现场创造条件设立“临时急救医院”进行现场急救手术等救护活动。在一些灾害多发地区,要做好日常医疗的组织准备工作,包括培训技术、准备物资等,必要时进行演习训练,做到常备不懈,随时都能拉得出,用得上。

  (四)防止灾后疫情要靠卫生防疫

  重大灾害后(尤其是洪涝灾害)往往会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是抗灾救灾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灾区第一线,进行“拉网式”诊查看病,“地毯式”消毒防疫,保证不漏掉每一件可疑的事和每一个可疑的病人,彻底清除一切可能导致疫情发生的隐患。要组织卫生防疫队以开展水、粪、环境、传染病媒体为重点的卫生防疫工作,保证水源的卫生,做好粪便、垃圾、尸体处理和指导,做好环境卫生和杀虫(蚊、蝇等)工作,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要同时明确这些工作不仅是卫生防疫队,也是救灾医疗队的工作内容,以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五)切实做好后勤物资保障

  救灾医疗的后勤物资保障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保证医疗防疫工作正常开展以及确保救灾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和基本生活的重要基础,包括药品、器材、消毒杀虫剂的供给,必要交通工具的配备,临时电源、水源和食品、生活用品的供给等。

  三、地震现场救护管理

  地震造成伤员的特点是病人数量多、伤势重、伤情复杂、复合多科,伤员常为复合伤、挤压伤、多发伤、常合并休克或心肺功能衰竭,骨折易造成截瘫或开放性骨折污染严重易继发感染。因此地震现场救护的首要问题必须认识地震伤的严重性、复杂性,要把集中点注意处理威胁生命或可能发生威胁生命的窒息、心跳骤停和大出血等情况,注意处理挤压伤可能招致的挤压综合征和严重感染等情况。

  其次是切实做好伤员分类工作。尽量区分三类:一是危重伤员,必须火速抢救;二是重伤员,主要做好手术前准备和防止休克的发生、预防感染等;三是轻伤员,多能走行。对伤员的分类有利于对伤员的及时分类处理。为了保证紧张有序地工作,要认真做好转运标志的登记佩带工作,注明编号、姓名、性别、单位、诊断、已处理情况,是否注射过破伤风血清、抗毒素等。  第三是有效地组织医疗救护。要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好三线救护组织,明确不同分工,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好病人的运送。

  四、洪灾淹溺救护管理

  洪涝灾害的发生可致使人们淹溺死亡,在平时落水或游泳跳水时撞伤,在水中发生昏迷死亡也会经常发生。由于淹溺死亡的原因可为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或血液电解质变化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或急性肺水肿等,在现场急救时首先强调互救,切不能等待医务人员的来到或转送,贻误抢救时机。医务人员要掌握现场急救的要领,在作短暂时间空水(即倒水)后,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不能轻易放弃。此外,必须懂得淹溺抢救使心跳恢复后仍发生死亡的比例比较高,因此必须进行全面处理,包括纠正酸中毒,预防脑水肿、肺水肿,防止感染等综合急救措施。

  洪涝灾害带来的更严重问题是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做好预防肠道传染病(痢疾、伤寒等)以及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流行,认真做好水源消毒工作,做好粪便处理,进行预防性服药,对发病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等卫生防疫、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等的管理工作。在这过程中,提高群众性的防病治病保健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五、交通事故急救管理

  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伤亡已成为人类疾病的重要死因之一,也是一种现代的社会病。急救管理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非医疗工程救险后现场医疗救护”。在发生车祸事故后首先要将伤员从车内救出,燃烧或毒气等因素都会继续进一步威胁伤员,其原则是尽快将伤员从车内救出,这是抢救的第一环,否则无法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理。第二环是现场急救,着重处理伤员的出血、窒息、休克等严重问题,在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注射强心剂、呼吸兴奋剂后,要在保护生命和减轻伤残的原则下尽快进入第三环节即医疗运输,借用救护车运送,有条件的还可采用直升飞机等,这种方式具有速度快、颠簸少、较平稳的特点,将在今后抢救重大交通事故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六、火灾事故急救管理

  自古以来火灾是不断发生的人祸,从烟蒂引火、家中电器老化引起的居民住宅火灾,到煤气管道、贮罐爆炸酿成的火灾以及人祸或雷击“天火”引发的森林大火,都可给人们带来重大伤亡事故。火灾现场急救管理的原则是先救灾后救人,首要任务是现场抢救使受伤人员尽早脱离危险区,因为如果险情不控制,仍会继续发生伤害人们的情况。其次是救人,救人的原则是先救命,再处理伤情,其处理原则是一灭,将病人迅速脱离火区,扑灭伤员着火的外衣;二查,检查全身状况和有无合并损伤,尤其要判明是否伴有化学中毒等情况,尽快判明烧伤程度;三防,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污染;四包,是包裹伤面,防止再次污染;五送,保证把重伤员尽快送往医院。在这个过程中要预先及时与医院有关科室联系,作好收治伤员的准备,防止伤员不必要的往返转院的发生。

  七、空难事故急救管理
  空难急救是一项社会急救的系统工程,在现代社会里,空难事故的发生并不少见,其后果往往是十分严重的  全世界每年死于空难的约1000人,而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达70万人,从这个意义讲,乘飞机也许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然而一旦发生飞机失事,幸存者却寥寥无几。飞机起飞后的6分钟和着陆的7分钟内,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国际上称

日期: 2006 - 05 - 17   作者:   来源: 导医网   责编: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苗振江用中医药治疗颅内肿块
孕妇羊水过多怎么办?
治愈高血压---石破天惊
妇科、男科病请到北京天桥医院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彻底根治!
妇科医生刘颖教授专治子宫肌瘤
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国际突破!
★糖尿病患者——请留意!!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疾病专题
妇科产科疾病
风湿免疫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
口腔疾病
眼科疾病
泌尿疾病
胃肠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肛肠疾病
肝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疾病
传染病
亚健康
儿科疾病
中医
妈咪宝贝
胸外科
皮肤科
情侣双双瘦身操
星爷的新宠—徐娇
性感车模 视觉诱惑
运动在跳跃中性感
6招教你打造完美肌肤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4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