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 face=Verdana> 75%体重超重的人潜意识里把吃东西当作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人们越来越习惯用吃东西来满足饥饿以外的需要:缓解工作压力、掩饰不安的情绪、消除紧张感觉……和体重正常的人相比,75%体重超重的人潜意识里把吃东西当作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而这与饥饿无关,却与肥胖息息相关。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熟悉:刚结束了一场唇枪舌战的工作会议,你到处找寻甜食,甚至一块糖也能让你暂时满足;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以后,你会毫无目的走进厨房,而出来的时候手里却多了一包饼干或者一个红豆面包。实际上,任何一种情绪--愤怒、担心、失望甚至是高兴,都可以引发对食物的渴望。
如果每天多摄入了200卡热量(一小份薯条或是一只奶油冰淇淋),就能让你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增加2磅的体重。更糟糕的是,当你享用这些食物的时候,你会感觉很好,但如果你对减肥还心存向往,那随之而来的愧疚、失落情绪就会持续好几天。
虽然情绪化的暴饮暴食很难“根本治愈”,但是通过医生的指导,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调整能力越来越强,离零食也越来越远了。
1. 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吃东西
婴儿吃东西是因为他们感觉饥饿,而且在吃饱后就会停下来。但是,通常父母却习惯把婴儿哭泣的原因归结为他饿了,需要吃东西。所以当小孩摔跤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或是表现不错时(比如考试取得好成绩),家长一般都会给孩子一些好吃的零食来作为鼓励,而这时吃东西的习惯把“饿”这个基本的生理需要歪曲了。食物自然而然成了一种安慰品,一种良好表现的奖励。久而久之,对于成人来说,在感觉有压力的时候、无聊的时候、高兴的时候,不管自己是不是饿,都会潜意识地想吃东西。尽管身体的这种行为我们很难改变,但是当你意识到了这一点,相信下次你会三思而后"食"的。
2. 了解自己暴饮暴食的动机。
将自己一周计划外的饮食都记录下来,看看自己在办公室、电视机前、看杂志时都吃了些什么。然后把你的记录分成四栏:
A.时间,记录什么时间你最想吃东西。许多人都会发现自己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特别想吃东西。比如在下班前、上床睡觉前等。
B.地点和人。记录下在哪儿、习惯和谁一块吃东西。比如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是不是习惯站在冰箱旁边吃东西;在和朋友通完电话以后,你会不会自然地拿起一包薯片。
C.记录你吃的食物和数量。
D.情绪一栏记录下自己的感觉。假如你说不出自己的感觉,那就回忆一下你在着急吃东西之前的想法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因为一个电话或者电视里的一首歌改变了你的心情等等,把这些都归结到情绪一栏中。然后再利用这些信息,归纳出容易使你暴饮暴食的地点和环境,下次再遇到相同的情况时,你就会有所准备。当然,这需要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当你在办公室里,原本环境就很紧张,却又容易接触到同事的糖果,所以当你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后就尽量不要去摆满糖果的同事的办公桌前,可以在贴纸上画一个糖果,贴在自己的电脑旁,提醒自己不要无意地吃糖果。
3. 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你需要做的是从你的日记中挑出暴饮暴食的那天的记录,再在日记的空白处做个专栏:将自己当时的想法都写进去,试着提醒自己要注意每件事的结果。时间长了,思想自然就会变的理性、平静,一些消极的情绪就会减少,当然吃东西的冲动也会随着变小。
4. 不要用食物来使自己平静。
有一些小的活动,也能让你感到轻松和舒服,吃东西并不是唯一的办法。比如擦亮自己的指甲、读几行小诗等,只要每天计划性的做一两件事,就可以缓解由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了。
5. 尽量避免暴饮暴食并不代表刻意节食。
从容地享受美食其实是件令人向往的事情,按照下面建议饮食不仅可以让你尽情享用美食,而且还不会增加体重。
a) 计划自己的饮食。想想你多久吃一些特别的食物。也许你会吃惊的发现,一些你向往已久的美食并不是经常能吃到的,所以在吃这样的食物时要尽情享用。
b) 计算热量。将经常吃的东西的热量标出来,在吃的时候先将这些食物的热量对比,尽量选择热量低的食物。
c) 吃东西时尽量有一些间隔时间,另外,最好在肚子饱的时候吃东西。饿的时候吃东西,大脑会促使你吃得很饱。因为大脑接收胃部已经饱了的信号需要大概半个小时,而在这个时间里,你可能多吃了上百卡的热量。另外,英国的人体学医生发现,在餐后15分钟,人体对食物的渴望会迅速降低,不管你是否真的吃饱了,都会感觉对于继续吃下去没有多大兴趣。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吃饭的时候被打断了,就很难再吃下去的原因。另外,科学证明餐后再吃甜点是很明智的,至少可以控制情绪化饮食。
来源:《fitness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