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某女大学生为了体测达标、顺利毕业,在二千米测试的最后冲刺时,死掉了……
大多数人会惋惜,因为一名大学生,在教育制度和学校的压迫下,牺牲了。假如她不是早早离开,也许能如何如何、成“长”成“家”呢,这回呢?糟蹋了,“她的逝世是祖国、人民的重大损失。”这句话摆在这里,倒好象是讽刺,不是的,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公民都是国家潜在的纳税人,如果她不是死在学校而是走上工作岗位,能工作挣钱了,即使不成大人物,贡献是一定会有的。只不过我们不习惯把这话用在普通人身上罢了。
也不用那么上纲上线,对于单一的生命个体而言,除死无大事,为了那么个破体测,赔上性命,显然是不值的。对她的家庭呢?感情因素不算,我们一个普通家庭培养出个大学生容易吗?培养到快收获的时候,人嘎巴一声没了,可惜了……
以上的分析都很正确,我也对一个年轻人的夭折抱有同情。可我想说的,显然不是上述的白话、俗话、套话,不想重复了,我就说点怪话、坏话、黑话吧。呵呵。
针对此事的征文,活动名称叫“生命的长度有多长?”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不难想到:生命的长度难道只有二千米吗?所以,规定出体育达标测试的教育系统和具体执行的学校是女孩儿生命缩短的罪魁祸首……
且慢,事有蹊跷。正常健康的青年人怎么会因为跑二千米冲刺就死掉呢?这孩子应该有先天或后天的什么疾病吧?入学时候以及每学年不是都该有体检吗?不适合什么类型的体育锻炼不是该有医嘱吗?女孩儿身体之前有没有异常?而家人、本人、同学、老师都没有发现?……
不管怎么说吧,身体健康的青年即使是被迫去跑步,也不应该死在跑道上,对吧?死在跑道上的事儿,应该是个别事件,具体责任,既然事情发生在学校,学校的责任是跑不掉的,承担学生体检工作的医院也难辞其咎,如果这里面还存在学生故意隐瞒病史的情节,那她自己虽为受害者,也须承担部分责任……
责任追究,对于一个逝去的生命,本不要紧了。还是说说生命的话题吧。
我经历过体育测试不达标不能考大学的年代;同校比我高两届的一个学生,就因为这个事情自杀了。有人说了,那是不合理教育和考试制度的牺牲品,今天这个女孩是又一个牺牲!我不这样认为。对于我的那位校友而言,不能上大学就是他人生不可逾越的一道坎儿,他的生命旅程就到站了。对那个女孩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说到不合理的制度,放眼全球,比比皆是,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和合理?规则面前,你要么遵守,去尝试符合要求;要么放弃,压根儿不跟丫玩儿;还有第三种可能,你接受游戏规则,然后倒在规则之下,这就是人生!
生命的长度当然不只二千米,但它究竟有多少米?我们每个人其实都不知道,是吧?我们逾越过了一道道沟沟坎坎,走到今天,但我们不知道,我们会在哪里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