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0世纪末已达到一点三亿,本世纪中叶预计达到四亿左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是具有进步的特殊重要意义,是关系社会的稳定、发展与进步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老年人渴望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渴望有自己的文化生活。他们所以对老年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是因为老年文化生活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老年文化生活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历来对庞大的老年群体的文化生活给予了极大重视,已经把开展老年文化生活摆上了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
一、老年文化生活是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文化,从广义上讲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界每个国家都离不开文化,每个人也离不开文化。一句话,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文化。当然老年人这个群体也有着自己的文化——既“老年文化。”那么什么是老年文化呢?本人撰写的论文《老年文化初探》中,曾有过这样的界定:“凡适合老年人参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凡适合老年人参加的知识型、娱乐型的文化活动;凡以老年人为主要角色,反映他们生活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凡以社会、家庭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均属于老年文化”。总之,老年文化也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老年人在整个晚年生活过程中,同样有两种需求,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论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需求。老年文化生活是老年精神需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老年文化生活是在老年文化的范畴之中。那么,什么是“老年文化生活”呢?
一是,老年人参加的知识型、娱乐型的文化活动。主要是从事著书立传、文化娱乐、养生健身和学习新知识等活动;
二是,以老年人为主要角色,反映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同侧面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主要是文学艺术方面和生活知识方面等作品。
应该说,老年文化生活会给老年人带来心情愉快;心情愉快又会增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这是无疑的。
二、老年文化生活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当人进入老年后,由于社会角色和生理、心理的变化,随之生活也发生了变化。进入老年后的不适应在每个老年人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失落”和“寂寞”。“寂寞”是老年人之大忌,“寂寞”会使老年人的肌体很快地衰老。如果老年人不能尽快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新的生活,就会引起身心的衰退,十分不利于身体健康。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忘掉“失落”,排除“寂寞”呢?西晋文学家陆机《文赋》中就有“叩寂寞而求音”。“求音”是寻求一种“心情愉快之音”,这种“心情愉快”的获得完全可以来自文化生活。老年人只要对文化生活产生兴趣并投身其中,就可以调剂精神,解除烦恼,远离寂寞。例如:
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古希腊人说,音乐是促进人身心健康,平衡发展的手段。欣赏音乐有三个阶段:即,官能阶段;感情阶段;理智阶段。轻松愉快、抒情的音乐,可清除烦恼,消除郁闷,解除疲劳,排除紧张,维护机能,获得精神平稳等等。从而使大脑休息,改善和加强人的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等功能,增进人体各种内脏器官系统的正常活动。应该说,“欣赏音乐”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书法篆刻
潜心书法和篆刻,不仅能启迪心灵,陶情冶性,赏心悦目,怡然自乐,还能培养高尚情操,更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由于书法、篆刻要心平气静,消虑怡神,自然会使紧张的心情得以松驰。应该说,“书法篆刻”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种花养鸟
种花,寄情于花红叶绿之中,你会神清气爽,心胸欢畅。为花浇水、为花施肥、为花剪枝、为花培土、可以裨益身心,调剂生活情趣;养鸟,鸟儿不仅是大自然的歌手,还是人类的朋友。以鸟儿为友,以鸟儿相伴,会有一种难于言表的绝妙乐趣。在晚年的生活中,能栽上几盆鲜花儿,养上几只俊鸟儿,不但能观花赏鸟,借以精神唤发,还美化环境。真谓“诗情画意皆良友,鸟语花香最可人。”应该说,“种花养鸟”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旅游登山
旅游登山可远眺风光,开阔视野,畅怀抒志,陶冶情操。有人把旅游和登山归纳几种好处:
1.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可以清肺健脾;
2.攀山越岭可以舒筋骨以防关节老化;
3.豁目望远可以推迟视力退化。
特别是大自然空气中的阴离子,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心肌营养,增强摄气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改善睡眠状况。还有,在大自然中旅游,有利于大脑和中枢神经的强健,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思维能力,增强嗅觉、视觉、听觉的灵敏性,对呼吸道疾病和精神衰弱等症有间接的治疗作用。旅游也可使人得到较长时间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尤其对缺钙的老年人有良好的效果。唐代大诗人李白云:“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老年人为了延年益寿,不要久居斗室,要走进大自然.应该说:“旅游登山”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以上仅是几个例证。在城镇,老年人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阶层,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唱歌、跳舞、门球、武术、著书、摄影、绘画、剪纸、垂钓、收藏等。在农村,老年人主要是在本地区的民风民俗的氛围中,参加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文化产品,更是种类繁多。例如:出版发行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报刊杂志;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播电台、电视台设有的老年专题节目;以老年人的生活素材创作的电影、电视、戏剧、歌曲、美术和文学作品等等;为老年人服务的老年生活知识专著;为老年人增加才干的老年大学等等……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应该说所有的老年文化生活都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老年文化生活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老年文化生活的发展途径
老年文化生活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老年人有不同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当然,要使老年文化生活能健康的发展,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从客观上说有“政府行为”、“集体行为”,从主观上说有“个体行为”。
1.政府行为
为了加强老年文化工作,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1999年文化部就作出部署: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做好老年文化工作;
二要认真搞好老年文化场所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
三要办好老年大学,建立老年教育网络;
四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开创老年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五要加强领导,搞好老年文化活动的管理与规划。
以上五点要求,也只有政府才能办到。
2.集体行为
要开展好老年文化活动,离开集体行为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各级文化部门要会同老龄工作部门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文联各协会及社会文化团体,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积极开展具有较高质量的老年文化活动。要增大社会各界关心老年文化活动,特别要发挥城市社区的作用。要大力提倡并组织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精神慰藉、文化生活在内的各项活动。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使老年人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使老人们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自身的社会地位、价值。
3.个体行为
老年人有了自己的文化范畴,有了自己的文化生活园地,每个老年人都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老年文化活动,因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也就自然地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老年人在参加各种形式活动时,必须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受好,自行选择,因人而异。老年文化活动有“静”,有“动”,有知识型,有娱乐型。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属性、自身的特点、自身的限度、自身的范围……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律性,老年人参加文化活动也一定要按照规律办事。比如:
第一,不要争强好胜;
第二,不要活动时间过长;
第三,不要看情节激烈和情绪激动的文娱节目。(包括:电视、电影、戏剧等)
这些都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老年文化生活虽然不是一个新的领域,但是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的时间并不太长,要使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