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医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79-1964 
新浪健康导医网地区分站: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兰州 - 太原 - 合肥 - 阜阳 - 淮北 | 东亚医讯公司诚招地方代理 >>
首页 >> 保健 >> 男性保健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中年健康要常“五看”

例如:


没有那个也会怀孕吗?? 关爱男性健康-男科专病导医
妈咪宝贝网--孕妇幼儿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食补要“四舍五入”

 
 

  中年女性朋友按照“四舍五入”原则进食,可以应付由于体内雌性激素开始减少而面临的更年期的到来,包括预防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四舍”:即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取量(脂肪的摄取应占每天总热量的30%以下);减少胆固醇的摄取量(每日摄取量建议在400毫克以下);舍去过多的盐分(每天钠的摄取量应在3200毫克8~10克食盐以下或更少);舍去过多的酒类(小饮怡情,但不可贪杯)。

  “五入”:

  1.适量补充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

  2.多摄取富含纤维质食品,如全谷类、蔬菜及水果,富含纤维的果蔬,如豆芽、萝卜、芋头、海藻、叶菜类、马铃薯、黄瓜、青椒以及苹果、橘子等,这些食品有助于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另外,洋葱、大蒜有良好的调脂助食作用。木耳、香菇可补气强身。

  3.多喝水,早、晚各一杯白开水,保证血液不至于因缺水而过于黏稠。血液黏稠会导致大脑的缺氧、色素的沉积,使衰老提前来临。此外,女人还是要多“吃醋”,适量食用醋,可以延缓血管硬化的发生。

  4.多食大豆制品,即适量补充植物性蛋白质。如豆腐、豆腐脑、豆浆、豆腐干,因为它们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

  5.大量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例如牛奶、豆制品等,预防骨质疏松。

  脊柱防病五要诀

  中年人掌握动、防、保、练、养五要诀,做好脊柱的保健,可避免许多痛苦。

  动——活动脊柱。肢体有疼痛、麻木、沉胀感觉,多为脊柱病变引起,除因脑血栓引起的瘫痪外。只要脊柱的病变解除,其肢体的疼痛等症状就会自然消失。尤其是中年人及常坐办公室的人,要抽出时间活动脊柱,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骨质增生。

  防——预防脊柱病变。主要指防寒、防湿、防风。不睡冰冷的地面、石板,可防止风湿性腰痛。长期坐姿办公的人,经常变换体位,使紧张的肌肉放松,可防止关节强直、韧带硬化、凝固和劳损等退行性病变。另外,还要学会“用腰”,在抬重物弯腰时切不可突然将腰由弯变直,或突然做腰部旋转运动,以免造成韧带拉伤、椎体移位。

  保——保护。对于已有脊柱疾病的患者,除积极治疗外,还应加强对脊柱的保护,如平时可扎宽腰带、使用腰背支架等,以防急性扭、闪、滑、挤等损伤。

  练——腰背肌锻炼。常用的锻炼方法有:一是燕式平衡法,取俯卧位,胸、腹着床,抬头向上,双手后伸如翅,两腿伸直上翘,如飞燕一般,每日练习一两次;二是拱桥式背伸肌功能锻炼,取仰卧位,头、背、肩及足着床,双手叉腰,双肘及双脚作支点,像拱桥一样,每次坚持一两分钟,每日一两次,可增强背伸的力量,起到保护脊柱的作用。

  养——保养。脊柱疾病患者特别是中年人,性激素分泌逐渐减少,钙质与维生素缺乏,所以,中年人应注意多食用鱼油、蛋黄、牛奶、豆类、禽类、瘦肉、虾米、水果等,有利于脊柱的保养。

2页 上一页  [1] [2] 

日期: 2007 - 11 - 26   作者:   来源: 健康时报   责编: Joymin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苗振江用中医药治疗颅内肿块
孕妇羊水过多怎么办?
治愈高血压---石破天惊
妇科、男科病请到北京天桥医院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彻底根治!
妇科医生刘颖教授专治子宫肌瘤
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国际突破!
★糖尿病患者——请留意!!
- 39健康网 2008/11/13
- 39健康网 2008/05/25
- 飞华健康 2008/04/25
- 中健网(健康中国) 2008/04/17
- 久坐和吸烟一样危害身体健康 2007/11/26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疾病专题
妇科产科疾病
风湿免疫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
口腔疾病
眼科疾病
泌尿疾病
胃肠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肛肠疾病
肝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疾病
传染病
亚健康
儿科疾病
中医
妈咪宝贝
胸外科
皮肤科
情侣双双瘦身操
星爷的新宠—徐娇
性感车模 视觉诱惑
运动在跳跃中性感
6招教你打造完美肌肤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4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