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医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79-1964 
新浪健康导医网地区分站: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兰州 - 太原 - 合肥 - 阜阳 - 淮北 | 东亚医讯公司诚招地方代理 >>
首页 >> 保健 >> 婴幼保健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小儿补铁应注意的问题

例如:


没有那个也会怀孕吗?? 关爱男性健康-男科专病导医
妈咪宝贝网--孕妇幼儿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
 
 
sp;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铁剂是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物,一般常采用口服。在服用铁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服铁剂治疗前必须明确诊断,并尽可能找到缺铁的原因。

  2.目前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铁20%)、富马酸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和力蜚能(含元素铁46%)等,临床应用较多的是硫酸亚铁。

  3.口服剂量:按元素铁每日每千克体重4~6毫克计算,一次用量不应超过每千克体重1.5~2毫克。折合成硫酸亚铁每日每千克体重30毫克,富马酸铁每日每千克体重20毫克,2.5%硫酸亚铁每日每千克体重1.2毫升,均分3次服用。应用上述剂量,可达到最高的吸收效果,超过此量铁吸收下降,而且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

  4.口服铁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腹部不适等。因此服用铁剂宜在两餐之间或饭后,这样可以减轻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对少数消化道反应比较强烈的小儿,可选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酸亚铁,或从小剂量开始,如开始先用常规剂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待消化道反应消失后,再逐渐增加到全量。

  5.铁剂应用温开水送服,不宜用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能与铁结合形成难溶的铁盐,从而妨碍铁的吸收。服用铁剂糖浆或溶液剂时,应该用吸管,以防牙齿变黑。

  6.维生素C是还原剂,可使三价铁还原成易吸收的二价铁,还会与铁络合成不稳定的抗坏血酸亚铁,并能使铁从其他结合物中释放出来,从而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维生素C本身也有促进造血的功能,故在服用铁剂的同时,应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或加服维生素C。

  7.维生素A有改善机体对铁的吸收和转运等功能;维生素B6可提高骨髓对铁的利用;维生素B2可促进铁从肠道的吸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12、叶酸对治疗缺铁性贫血无效,不可滥用。

  8.高脂肪食物能抑制胃酸分泌,不利于铁的吸收,不宜多吃。含有鞣酸的食物如菠菜、柿子等,能与铁结合形成难溶的铁盐,从而妨碍铁的吸收;碱性食物如黄瓜、胡萝卜、苏打饼干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不利于铁的吸收;乳制品、豆乳制品、花生仁、核桃仁、海带、芝麻酱、动物肝脏、蛋等食物中含钙、磷较多,因钙、磷可与铁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也可影响铁的吸收,所以,进食这些食物时最好与服铁剂的时间间隔1~2小时。

  9.碳酸饮料如各种汽水等,以及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碱性药物都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不利于铁的吸收,不宜与铁剂同时服用。

  10.某些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清热解毒丸等能与铁反应而降低药效;含石膏、明矾、滑石的中成药如牛黄上清丸、明目上清丸等可与铁形成溶解度低的复合物。故铁剂不应与这些中成药合用。

  11.在贫血得到纠正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仍需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保证体内有足够的铁贮存量,防止贫血复发。总疗程约3~5个月。

  12.有消化不良或严重细菌感染时,宜暂停服用铁剂,待感染控制后再给予铁剂治疗。

  13.服用铁剂时,必须注意病因治疗,如合理喂养,给予含铁、维生素C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等。

  14.通常口服铁剂2~3天后,血液中网织红细胞数即开始上升,5~7天达到最高峰,2~3周后逐渐下降至正常,为铁剂治疗有效的指标。血红蛋白一般在治疗1~2周后逐渐回升,通常于治疗后3~4周达到正常。如果口服铁剂3周内无良好反应(血红蛋白上升不足20克/升),应去医院,查找原因。

  15.由于铁剂可与肠道中的硫化氢结合而形成黑色的硫化铁,孩子服用铁剂后,大便颜色会变黑,这是正常现象,停药后会自然消失,家长不必紧张。

  16.切勿让小孩将硫酸亚铁糖衣片当做糖果误食,避免造成铁剂急性中毒。水剂(如硫酸亚铁合剂)存放过久易氧化成三价铁而影响吸收,降低疗效,不宜再用。 
 


来源:健康报
日期: 2006 - 06 - 15   作者:   来源:   责编: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苗振江用中医药治疗颅内肿块
孕妇羊水过多怎么办?
治愈高血压---石破天惊
妇科、男科病请到北京天桥医院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彻底根治!
妇科医生刘颖教授专治子宫肌瘤
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国际突破!
★糖尿病患者——请留意!!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疾病专题
妇科产科疾病
风湿免疫疾病
耳鼻喉科疾病
口腔疾病
眼科疾病
泌尿疾病
胃肠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肛肠疾病
肝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疾病
传染病
亚健康
儿科疾病
中医
妈咪宝贝
胸外科
皮肤科
情侣双双瘦身操
星爷的新宠—徐娇
性感车模 视觉诱惑
运动在跳跃中性感
6招教你打造完美肌肤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4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